东北网4月9日电 题:真情创伟业 丹心铸医德——记海伦市人民医院院长栾丽君
![]() |
海伦市人民医院院长栾丽君 |
作为一名医生,她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灵;作为一名管理者,她勇立时代的潮头,以追求一流、永不言败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她就是海伦市人民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栾丽君。
心血凝聚医患情
患者求诊,是对医院的信任;有诊必到,是医生应尽的职责,自哈医大毕业分配到医院工作以来,栾丽君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凡是有疑难危重的急诊,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假日休班,她都会及时赶到医院,有时一个晚上甚至要往返几次。在心血管内科工作期间,她先后抢救大面积心肌梗塞病人1000多人次,抢救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近2000人次,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当今的社会里,如果说金钱、名利的诱惑容易防范的话,那么,亲情、友情的考验则更难抵御。作为医院一把手,亲戚朋友在就医方面受些照顾似乎很正常,但在栾丽君同志这里却从未开过绿灯。20多年来,栾丽君为了维护医生的名誉和医院的声誉做到了尽职尽责,可在亲朋好友中被视为“六亲不认”。她伤心过、难过过。有一次一位亲属找她看病,说你在医院上班,让我们少花点钱,可栾丽君没有答应他,为此,这位亲属几年不与她来往。可对待普通病人她却是满腔的热忱,一次一位心肌梗塞的农村患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医药费用不足。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为患者垫付部分医药费用,并在家中为患者做好营养配餐,亲自送到患者床头。这位患者痊愈出院时,紧紧握住她的手说:从您的身上看到了医生的崇高境界。
从医28年来,栾丽君同志始终坚守在忙碌劳累、条件艰苦的临床一线,以为人民群众行医治病,解除痛苦为己任,累计诊治病人23万多人次,抢救危重病人近2000人次。
追求铺就成功路
作为临床内科的学科带头人,她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潜心专研,尤其注重基础理论和国内外先进知识的学习,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内权威机构举办的医学培训班,系统掌握了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先进方法和手段,先后组织和开展了“食道心房调博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溶栓疗法治疗大面积心肌梗死”等多项科研,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内科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中,她总结了一整套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措施,首次在心内科开展心脏监护、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心肌梗死,使大面积心肌梗死病人获得再灌注成功,使其住院病死率下降10%。1999年栾丽君同志主持参加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组织的“全国第二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研究—CCS2”课题,取得了突出成绩,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并荣获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共同颁发的研究证书。她始终致力于科研工作,将自己多年在临床中积累的心得、经验加以科学总结,撰写出30余篇医学论文,在国家和省级杂志上发表。她主编的《简明内科诊断与治疗指南》一书,受到省内外同行的推崇,参加编写的《急诊内科学》一书,现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专业教材,并获得全省科技进步奖。
“医者仁心”。作为医生,用仁爱之心,为患者送医治病,是一种职业道德;而作为一名党员医生,在危机关头挺身而上,则是一种重要使命。在2003年初“非典”爆发期间,面对安与危、生与死的考验,她临危不惧,主动请缨,亲自带队进驻“非典”隔离病房。一方面,她身先士卒,每天都身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入污染区,检查诊治病人,另一方面,她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定点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过度劳累,在一次查房时竟累倒在病房中。但她知道,她离不开医院,离不开牵挂的患者,她说“只要我还能站着,我就要为患者治病”,表现出了一个合格的医生和管理者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可敬的奉献精神,经受住了“非典”这场特殊战役的考验。
开拓创造新辉煌
2004年5月,通过公开竞聘,栾丽君同志走上海伦市人民医院院长的岗位。上任伊始,她带领班子成员,反复调查研究,外出学习考察,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一流医院的办院理念,她十分注重科技兴院,积极引进和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她特别注重在技术上创新,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术比赛活动,用职工的创造力开发出新的技术增长点。她十分注重科技兴院,积极引进和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她特别注重在技术上创新,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术比赛活动,用职工的创造力开发出新的技术增长点。她十分重视医院学科建设,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对本院的优势科室进行了整合,加强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检验科、放射线、CT室、超声科、理疗科等一大批重点科室和特色专科的建设,而且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新成立了肾内科、血液透析室、微波治疗室、核磁共振科,医院的学科建设更加科学合理,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带领全院上下,一手抓项目、一手抓管理,向内部挖潜增效。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在她的带领下,医院重新制定完善了《海伦市人民医院费用报销管理办法》、《药品卫材购销管理办法》、《单病种手术限价实施细则》等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种会议制度、值班制度、考勤制度、病历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全院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换位思考大讨论,着重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上强化管理,从而赢得了医疗市场,收到了显著效果。她坚持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原则,健全了一整套采购、入库、保管、请领手续,使后勤工作从采购到供应,从使用到维修,都井井有条。为了让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医院加大了检查执法力度,成立了专门的督查机构,一旦发现违规操作,不按制度办事,坚决追查,严惩不贷。班子领导从自身做起,谁也无权私自减免医药费、手术费。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大多数科室也能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按计划领取消耗用品,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基本遏制了跑冒滴漏现象。
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栾丽君同志采取了多项举措:她上任伊始就确定海伦市人民医院为无假日医院,急诊、各住院病房及手术室24小时应诊,门诊和各辅助检查科室不休节假日,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的需求;她带领制定了《单病种手术限价实施细则》,自2004年医院就将子宫肌瘤、剖宫产、单纯性阑尾炎、胆囊结石等11种手术列为限价手术,患者在得到相同医疗护理服务的同时,医疗费用下降了30%-40%,自该方案实施以来,市人民医院共收治限价手术患者近2600例,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80余万元。为了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医院取消了点名手术制度,但患者存在不点名找不到好医生的顾虑。为此,她带领制定了《海伦市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的手术,必须由相关级别的医生主台手术,既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又保护了各级医生的手术权利,也保障了医院的医疗安全;她带领医院按照发改委的要求,对于降价药品及时降价,最大幅度达80%,真正让利于百姓,为患者节约资金近百万元;她取消了医院专家出诊的挂号费,改为普通挂号费。所有患者只需挂普通号,就可以得到专家的诊治,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患者节约资金30万元;她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成立了特困门诊和扶贫病房,对市民政局确定的壹万户特困户来院就诊时,减免50%的诊疗费用和辅助检查费,2006年10月份开始实施以来,共为特困患者减免医疗费近5万元;她在医院环境改善后,坚持一切诊疗收费不提高,仍然执行医院原有的收费标准,实实在在地让医院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严格的管理创造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医院业务收入稳步增长,2004年业务收入达2036万元,2005年达2900万元,比2004年增收近900万元。2006年尽管有基本建设的影响,但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年门诊量达17.2万人次,住院患者6600人次,业务收入达3000万元,都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针对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她适时提出强化人才培养战略,采取本院培养、外阜培养、内外联合培养的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与哈医大二院建立临床协作医院,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多领域进行合作。2004年以来,选送相关业务骨干长期进修80人次,短期培训54人次,请上级专家会诊、讲学和指导手术近百人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老带新,相互学习等方法,大大开阔了医务人员的视野,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素质。为了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她提出了打造医院特色文化,提倡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团队精神的结合,建立医院整体利益至高无上的信念,将奉献精神融汇于医院整体形象之中。她主持创办了医院的院报。并通过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宣传标语和文化长廊等宣传手段,对医院的部分特色专科、重点专科,对现有的名医、专家及学科带头人进行宣传介绍;在社会各界了解医院的同时,形成了医院的特色文化。通过开展“5.12”护士节文艺汇演、医院与哈医大二院专家义诊联谊会、综合楼奠基典礼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添了医院的生机和活力,培养了职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栾丽君院长上任伊始,医院的医疗设备大都已经陈旧老化,超期服役现象严重。除了一部世行贷款的螺旋CT和一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正常工作外,临床中应用广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500毫安X光机、脑电图仪等几十台设备故障频出,均已接近报废,多数必备设备只能依赖修检勉强维持工作。高压氧、血液透析、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因资金短缺更是无从谈起。由于受仪器设备的短缺限制,一些疑难重病难以确诊,患者大量外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新和增购医疗仪器设备,比建设一栋高楼大厦更加重要。为打造一流医院,栾丽君同志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更新和改善医疗设施上,她先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先后购置了乳腺红外诊断仪、进口彩色超声机、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用设备90余台(件),购置了教学投影仪和数码照相机,争得卫生厅无偿匹配价值5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巡回医疗车,购置了微机管理系统,实现医院微机化管理,缓解医院设备短缺的现状,可以保证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需求。新的综合楼建成后,她又通过艰难谈判,以零首付三年分期付款的方式,购置了宁波鑫高益0.3T核磁共振机、日本富士能CR机、德国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等国内国外优质的诊疗设备15台套,总价值600余万元,使医院真正插上腾飞的翅膀。
栾丽君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展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情操,展现了一名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和管理技巧,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多年来,她多次被评为院、市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十佳岗位标兵”、绥化市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获绥化市第一届劳动模范,2002年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2005年当选海伦市“十佳公仆”。2006年当选海伦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2006年,绥化市廉政建设标兵、绥化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07年当选海伦市市委候补委员、海伦市第六届人大常委,绥化市第二次党代会党代表,黑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党代表,海伦市“十大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