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多个政府部门联合系列行动 注水牛成了“过街鼠”
2007-04-16 14:46:2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朱彤 蒙辉 李天池 马智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6日电 继4月10日端掉一个黑屠宰点后,13日至15日,哈尔滨市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连查多处黑窝点。

  13日20时,哈尔滨市商务局畜禽屠宰稽查大队联合哈尔滨市公安局巡逻防暴支队和道里区中小企业局,出动4台车20余位执法人员,借着夜色,对新发镇王家店一处黑屠宰窝点进行“突袭”。

  这处黑屠宰点在王家店一处拆迁废弃的屋内,地点极为隐蔽。执法人员到达时,黑屠宰点灯已关闭。听到执法人员走近,院里的狗狂叫着扑过来。

  执法人员进入所谓加工间后发现,这里到处堆放着已分割的牛肉,血水污水遍地,腥臭扑鼻。在里面的一间房子里,还有一口自打的水井,执法人员在一间小屋里找到了注水泵、手术钳子、明胶等注水用具。

  见到那些工人,执法人员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是“老熟人”:以前就曾在西河沟抓过他。

  在检查过程中,屠宰点主人再三称自己有营业执照,属于合法经营,也不承认向牛肉里注水,但执法人员要看执照时,场主却找出种种理由,迟迟拿不出。事实上,哈尔滨市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三家企业定点屠宰肉牛,这家显然不属三家中的任何一家。最后,执法人员对该屠宰点进行查封。

  随即,执法人员赶往另一家,但扑了个空。

  4月15日,哈尔滨市商务局畜禽屠宰稽查大队,联合道里区中小企业局执法人员又在道里区新发镇小榆树林取缔一处非法屠宰点。

  15时左右,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这处非法屠宰点,看到院子里一条黑胶皮管子从井里一直延伸到一个车库内,执法人员“顺藤摸瓜”来到车库,车库大约30平方米,在靠车库门边的案子上,放着20多袋用于注水的香甜泡打粉;地上有两头刚刚被宰杀的牛,屠宰工人正将一头注过水的牛剥皮。工人向执法人员交待,这头牛大概被注了五六十斤水,另一头正在被注水;执法人员将现场的注水工具、屠宰工具和约350公斤的牛肉全部没收。

  围观的村民告诉记者,这处屠宰点最开始是养牛的,不知道为什么又变成宰牛的了。该非法屠宰点只有主人19岁的女儿在现场。据她交待,这个屠宰点从1992年开始就已经存在,没有任何合法手续,她说:“也知道自己家的行为是非法的。”

  市场集中检查见成效

  12日,哈尔滨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注水牛专项整治集中行动”。

  据哈市工商局市场处副处长徐伟介绍,本报关于“注水牛”的系列报道,引起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工作人员开展“注水牛专项整治行动”,并于近日对哈市100余处早市、农贸市场销售的牛肉进行逐一检查和整顿。连日来查扣注水牛肉250余公斤,罚款2000余元。

  据徐伟介绍,目前哈市站前农贸市场、道里区透笼农贸市场、道外北七道街农贸市场附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大集是注水牛肉的集中出现地。一些不法商贩们为了躲避检查,在凌晨三四点钟就出来卖肉,这些注水肉多半流入到哈市的一些中小餐馆。

  工商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未注水的牛肉颜色暗红、肉体表面有风化感,而且手感粘滞,不会出现滴血水现象;注水牛肉则颜色鲜亮,手感滑腻,并有血水渗出。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尽量选择规范的超市和农贸市场,以保证肉品质量。

  目前,注水肉多集中在早夜市。据了解,目前散布在哈尔滨市各区的早夜市多归当地街道办事处管理,如何把这部分管理起来,成为政府部门的一个新课题。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