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伊春“自营经济”助推职工致富 实现增加值26.5亿元
2007-04-20 09:37:3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0日电 2003年,伊春将职工自营经济当作民生经济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中。经过3年苦心经营,到2006年,全市职工自营经济已实现增加值26.5亿元,从业户数达14.8万户,占全市职工总户数的一半以上,从业人员达31万人,自营经济户户均收入1.6万元,人均收入7740元。

  伊春职工自营经济,从“庭院经济”、“家庭经济”到2003年改称“职工自营经济”,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2003年,伊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摆上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进行资金、物资、技术扶持。到去年底,全市累计投入扶持资金1521.6万元,投入物资折合人民币1626.5万元,请专家办培训班449期,培训下岗职工7万人次,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服务2881人次,赠送各类技术书刊、资料28244册。各级工会还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生产企业紧密联系,为自营经济户传递信息,选择项目,引进新产品和新品种。

  该市翠峦林业局的解放经营所,有310个职工户,目前,已有299个职工户从事着种、养、加、服、运等自营经济。此外,还有特种种植户6户,运输户118户,商服户24户。2006年底,该所实观增加值2140万元,人均收入1.1万元。

  该所所长介绍说,这得益于各级领导重视和各项扶持措施。经营所成立领导小组,经营所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种植、养殖、运输、采集等各业发展,而机关干部,每人需包扶15个职工户。此外,经营所还无偿为自营经济户提供房舍、场地,为自营经济户联系贷款,为特困职工户提供启动资金。

  经营所职工王庆芬,一家3口人,丈夫没工作,度日艰难。经营所了解情况后,为这个家庭确定了发展木耳项目,为他们提供了厂房和2万元贷款,并请技术人员专门为他们讲解栽培技术,目前,纯收入10万元。

  该所所长告诉记者,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给全所带来新变化:忙致富的人多了,没事闲逛的人少了;文明人多了,赌博、斗殴的人少了;学文化、学科技的人多了,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干群关系和谐了,上访告状的少了。

  该市金山屯林业局的丰丽林场,去年职工自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42.5万元,户均纯收入5.99万元,人均纯收入2.05万元,职工自营经济从业户占全场总户数的百分之百,从业人员占全场有劳动能力人口的百分之百。

  市委书记杨喜军介绍说:伊春的职工自营经济,已成了推动伊春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了安置就业、保持稳定的重要渠道,成了调整结构、推动转型的主要途径,成了深{匕改革、增强活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伊春的职工自营经济,已由过去传统的种、养、采、加、服,向农、林、牧、副、渔综合性、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发展。而且,通过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使处于转型期的林场(所)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如今,全市职工自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超亿元的林业局有12个,超千万元的林场(所)有30个,超百万元的林场(所)有175个。去年,全市职工自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0%,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累计安置下岗职工13万人。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