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援助者:人人都金子般的心
2007-05-08 21:44:52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侯文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8日电 “从5月9日至14日,共接车23列,灾民20255人,除到外地投亲19161人外,在加区投亲584人,就地安置了510人。”2007年4月24日,记者在大兴安岭民政局见到了当年参加安置灾民的宋兴茂。他反复说的一句话是:“太突然了,我们一点准备也没有。”

  找不到家的小女孩

  森林大火使大兴安岭部分地区数万受灾群众无家可归,这时大兴安岭地区所在地加格达奇的群众向灾民们伸出了温暖的手。

  当天我奉命去车站布署接待工作,我们在车站站前广场上高悬着一个醒目的横幅:“山城十二万人民欢迎您们。”

  当时火车站的客流一下增加了许多,可大家忙而不乱。灾民们一下车,就被用客车送往市内的五个接待站。在加格达奇有亲属的,立刻就用车直接送到居民家中。

  记得当时有个小姑娘好像还不到十岁,她一个人下车后就站在那里哭,她说自己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去哪了,听爸爸说过,有个姑姑家在加格达奇,可不知道姑姑家住哪。听到这种情况,我们就领着小姑娘先到文化宫住下,然后用广播和电视开始寻找她的姑姑,第三天,孩子的姑姑就来到文化宫把她领走了。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呢。

灾民等待领取救济物资

  每天挑二三十担开水

  当时我们分成了几个组,有负责接待的、有负责安排饮食的、有负责联系投亲事宜的……因为事出突然,大家都忙做一团。不止我们,其他单位的同志,还有一些普通的居民都自发地组织起来,在文化宫里维持秩序,帮助灾民。

  我记得当时文化宫的前厅是由地委、行署、报社、文化局的同志们组成的服务组。那里针线、麦乳精、奶粉、药品、小孩子的衣服和鞋、蛋糕、咸菜等应有尽有。两个大保温水桶前不断有人在接水,有的灾民在旁边的长椅上洗头。

  当时我们平均每天要挑二三十担开水供应灾民洗脸洗头还有喝水。当时地委机关的同事们还主动帮灾民们理发。

  一个小生命诞生了

  当时在文化宫里,还有个小孩出生了。记得那是5月12日晚上,我们从车站接车回来时,发现一位产妇已经开始出现阵痛,当时想把她送到地区医院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就在文化宫里的一角布置了一个临时的小产房。不久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就赶来了,不到四十分钟,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就出生了。孩子出生后,我们赶紧用车把母女二人送到了地区医院,那里的条件比我们这强些。当时这个产妇什么都没有,当班的护士为她找来了生活用品,又到食堂给她做了面条和鸡蛋。

  二十年了,提起当年的那些往事,宋兴茂还有些激动。他说,平时没有什么事的时候真的感觉不到,只有在出现灾难时,才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