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受伤者于淼:父亲为救几十个孩子葬身火海
2007-05-08 23:18:59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张同 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8日电 “我迷失在自己的天空里,我彷徨,我无助。只要心里有希望,总能找到幸福的方向……”这是20岁的于淼,在一次间歇性神经疾病发作过后写下的话,从那以后,她开始断断续续地创作《十八年的等待》。从亲人、朋友和自己的生活里感受父亲于金水,为了营救二十几名孩子而被“五·六”大火吞噬在图强林业局的英雄。

  英雄的女儿卧床写书

  “是老肖啊,快进来啊。”在图强镇一座平房院前,一位中年妇女拉开了门。在大兴安岭“五·六”火灾发生时,一位叫于金水的消防队员在抢险救援时英勇牺牲,这个名叫李淑杰的妇女曾是他挚爱的妻子,在他离开一个月之后还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老肖名叫肖海泉,是图强林业局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和现在育英派出所任教导员的杨殿财等一起,是于金水并肩救火的战友。“这些年来金水的战友们一直照顾着我们。”李淑杰说。

  这是一个有两间居室的瓦房,进屋后李淑杰说话的声音明显放低了,小屋的床上有个女孩脸面向墙躺着,她说那是身体不舒服的女儿于淼。“孩子18岁时突然发烧,确诊为脑膜炎,虽然幸运地治好了,但却落下了间歇性神经疾病的后遗症。”说起这些,李淑杰的神色黯然。

  然而,体弱的小姑娘却并不绝望,自从患病不能上学之后,她坚持拖着病体开始写作,已经用自己的笔触完成下了四万多字的手稿。里面倾尽了自己对父亲的崇敬、对母亲和亲人的爱、对社会的感恩,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要像张海迪一样活着

  于淼在周围人的关爱下长大,她和爸爸一样朴实善良、一样乐于助人、一样勤奋好学,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地区最好的中学。“爸爸牺牲一年后,一位叫殷志成的小伙子走入了妈妈的生活,为了照顾我,他和妈妈没有再要孩子。”得病之后于淼也曾一度绝望过,但一次处于意识游离状态间病痛折磨却震醒了她:一定要振作起来。一个年仅18岁的女孩就这样拿起了笔,写起了《十八年的等待》。

  “我没有写过书,也不知道该怎么写,我只是把十八年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记录下来。”于淼说,很多人都在鼓励着她,在写作中她也切身感受到了意志能赋予人抵抗病魔的力量。“我的生命因为有个英雄爸爸而精彩,疾病可以折磨我,但却击垮不了我,我要像张海迪一样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