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生源火爆教育局叫停考试 考还是不考哈市民办校招生陷两难
2007-05-09 09:44:3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宝林 高宇红 张长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排着长队为孩子报名参加考试的家长。 陈宝林 摄 

  东北网5月9日电 4月23日,记者报道了哈尔滨市某民办校门前数千家长昼夜排队给孩子报名赶考的情况,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读者都反映,目前哈市几家知名民办初中都面临着这种情况。家长累、学生累,学校更为难。

  招收500,报名8000知名民办校受热捧  

  想要了解如今的民办校到底有多“火”?最好能到招新生考试报名现场去感受一下。4月22日那天,位于哈市南岗区大直街上的那所民办校今年只招560名初中新生,但先后几次报名的人数加起来却达8000多人!

  该校负责人说,春节之后,我们就筹备今年招生工作,因为报名人数太多,不得不调集了大部分师资力量集中在一天接待报名。第一次报名就超过6500多人,但许多家长还是不断打电话来,恳求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机会。没办法,只好进行了第二次报名。即使这样,还有许多人托人求情要报考。

  两个多月前,位于香坊区红旗大街的一所民办校招初中生考试也“盛况空前”。今年招收400多人,却有近万人来参加考试。学校门前聚集的大小车辆几乎造成了附近交通的瘫痪。

  某知名民办校校长王女士说:民办校招生今非昔比。早在十年前,在民办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家长不认可,招生工作也举步维艰。经常是招300,报名仅有200。没办法,只好来一个,收一个,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就是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凭借师资和管理体制的优势,一些私立学校艰苦创业,低进高出,渐渐闯出了自己的品牌,以实力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今天这种红火的报名场面,就是证明。

  但火爆的生源,却给民办校出了一个大难题。

  考试招生,被教育主管部门紧急叫停  

  从今年3月开始,哈市一些民办校在报名工作结束后,陆续开始了招生考试。以往只发生在6月份的民办初中生源争夺战在哈市提前打响。但很快被教育主管部门发现并严令停止。

  香坊区一家知名民办校在进行招生考试的第二天,教育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就赶到现场,严厉地批评了这种行为,并要予以相应处罚。

  而另外一家民办校本已经定好了考试时间,发了准考证,但慑于强大的压力,也临时取消了考试计划。现在许多为自己孩子报考的家长还在翘首以待。

  随后,哈尔滨市教育局面向各区教育局及初中、小学负责人召开了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会议。会议下发了《关于做好2007年小学初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对民办学校(含民办公助学校)的招生作出明确规定:一是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的书面考试或变相考试择优录取新生;二是任何学校不得提前招生。会议还规定了招生时间:公办小学新生报名招生时间为7月22日至24日,民办小学、初中招生时间为6月1日至8月10日,任何单位不得提前进行。违规招生将被取消招生资格。

  两道“高压线”让许多民办校负责人望而生畏。但也有个别民办校改变打法,把招生考试放在暗中进行。考试前学校不发招生通知,家长们都是通过补课班的老师、家长或同学得到消息,哪所中学正在招生就匆匆带孩子赶去。为了能更稳妥些,这些考试一般都安排在双休日里进行。

  对“禁考”令民办校与主管部门各说各理  

  为什么严格禁止民办校以考试的形式择优录取新生?记者询问了相关部门。

  哈尔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没有对民办、公办进行限制。教育局就是按照这个规定采取的措施。而且,去年省政府下达的67号文件也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免试就近入学,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民办公助学校都不准对学生进行考试选拔。

  那么民办校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选录呢?这位同志说,可以参考南方一些省市民办校的做法,比如采取摇号、抽签等办法录取学生。

  对此,许多民办校负责人表示难以接受。一位校长说,民办校是由个人或社团出资兴办的,《义务教育法》对民办校并不完全适用。《义务教育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可以自主确定招生的范围、标准和方式;但是,招收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这位校长认为,这就等于给民办校提供了法规依据。也就是说,民办校可以自主组织考试招收新生。

  一些公办校认为,民办校提前考试,争夺优质生源,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害了多数学校的合法利益。对此,一位民办校负责人反驳说,民办校只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补充,一部分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去选择私立校,其实是放弃了国家提供的免费义务教育,他们自己花钱上私立学校,省了国家为他们提供的教育费用,无疑是一件好事儿。目前全市120多万名学生当中,民办校学生还不足6%%,说民办校发展危及到了公办校生存,没有依据。

  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城区内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了就近入学划片,也就是说,每一个小学毕业生都有一个对口公办初中学校可接受他们免试入学,而民办校没有被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的职责,如果政府委托哪个民办校承担某些学生义务教育责任,政府应当支付相应的义务教育费用,这样这些孩子就可以免试入学。

  民办校:希望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考,还是不考?许多民办校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现在很困惑。

  一位校长说,必须承认,考试招生不是一个好办法,却又是一个不得不为之的办法。如果不进行考试,那么多考生,我们该收谁,不该收谁?到底依据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上边只说不让我们考试,但能不能给我们提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果采取摇号、抽签等考评办法,有失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家长们能不能同意?

  一位民办校教师也深有感触:今年招生考试,因为教育局不让考,学校这两年一直在组织教师们暗中考试,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心里滋味很不好受。

  对此,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建议,民办校招生问题由来已久,年年都有争议,主管部门应面对现实,认真研究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是要加强与民办校的沟通交流,既要着眼教育事业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大计,又要为民办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最好组织权威人士进行论证,在《义务教育法》与《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法条之间寻找平衡点,对民办校考试到底合不合法,作出一个更为权威的判断。三是民办校也应加强自律,组建行业协会,着眼长远,制定统一的行为准则,有效地规范招生、宣传行为。目前广州市民办校就是这样,民办校组织统一的考试,学生拿着一份成绩单自由择校,这样既减轻了考生的负担,又避免了各自为战,恶性竞争,实现从民办校发展无序向有序良性发展。

  眼下怎么办?一位民办校负责人说:今年我们考肯定是要考的,没别的招儿。教育局处分就处分吧!如果处罚轻些,我就认了;如果太重了,比如要取消我们招生资质,我就要找地方讨个说法。

责任编辑:鲁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