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湿地被“蚕食”扬沙天气多 沙化严重的地方已接近村边
2007-05-22 11:01:24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温鑫 张非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2日电 《呼兰区2000亩湿地被“蚕食”》见报后,许多市民纷纷表示,作为“城市之肾”的湿地不断被“蚕食”,实在令人痛心,希望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湿地。记者昨天从市环保局了解到,由于城市周边的湿地不断被“蚕食”,受其影响,哈尔滨市近年来,扬沙天气显著增多。

  在哈尔滨市松浦镇东方红村居住了65年的赵青山老人回忆,数十年前,松北区只有沙坨子、前曹家、后曹家、火磨屯4个村子,各村都不超过20户人家。童年时,孩子们跑进草甸子,掏野鸭蛋、鸟蛋,常能看到成群的野鸡、野兔、狐狸,20多年前在江边还能看见天鹅,现在偶尔只能看到一两只野鸡。据介绍,哈市沿江一带原来的大片草原,都被开垦成片片耕地和鱼塘。

  呼兰区2000亩湿地被“蚕食”的现场———莲花镇镇长王新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是大量候鸟与留鸟的乐园,五六年前的春秋两季,还随时会从脚边惊飞一群野鸭,“现在别说野鸭,就连麻雀也不来了”。王镇长说,属于莲花镇行政区划的呼兰泥河湿地草原面积总共约有2万亩,是哈尔滨城市边缘最大的湿地草原之一,近来不断被“蚕食”,目前已所剩无几。

  据市环保局污染控制一处的荣海涛介绍,从2003年起,沙尘暴在哈尔滨市频发,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的草原被破坏和城市建筑工地太多。空气质量检测站显示的数据标明,哈尔滨市每天检测到的可吸入颗粒的浓度逐年增加。据荣海涛说,目前哈尔滨市有3块沙化地带,位于双城市、民主乡和坝外,沙化严重的地方已经接近村子边缘。由于哈尔滨市草地被大面积破坏,一到枯水期,水质污染浓度就会增加。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