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为依安经济发展注入生机
2007-05-24 09:40:4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广彪 宋今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4日电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和全市水稻产业标准化依安现场会上,该县新兴乡新合村应用的水稻新基质无土育苗技术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可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据了解,我省水稻育苗过去全部采用床土育苗,这种取土育苗方法既破坏了植被,又容易发生病害、药害,出现苗细苗弱现象。采用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苗既用稻壳育苗技术不仅可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而且省土、省工、省药、易管理,还能够增产增效。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对新合村推广应用水稻新基质无土育苗新技术非常重视,先后投入68万元资金支持该项目建设,并经过三年的探索、研究,终于获得成功,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新合村建成水稻育苗大棚40栋,推广面积达到5000亩,每亩可节本增效142元,预计,全村仅此一项可增收70多万元。

  近年来,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不断加大对依安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仅三年时间支持项目资金就达到4636万元,为依安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生机。

  马铃薯是依安县的主栽作物,为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企业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从2005年开始,省农业开发办就扶持该县的马铃薯生产,先后扶持2000多万元资金在上游乡建立了2万亩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当年该基地马铃薯单产达到1200公斤,项目区人均增收近300元。今年,该基地又新打机电井25眼,增加配套喷灌设备14套,架设输电线路7公里,修建农田道路3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300亩。预计今年项目区平均亩产可达2000公斤,亩产值1000元,人均增收395元。该项目的建立还极大地带动了全县马铃薯的高产高效发展,提高了该县马铃薯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并进而带动了全县深加工企业和市场流通体系、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省农业综合开发办还大力支持依安县的畜牧业、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几年来投资150万元用于该县的奶牛养殖,投资90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该县招商引进的黄淮油脂有限责任公司非转基因大豆加工项目在资金上遇到了困难,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于2006年投资1500万元支持该项目建设。在省办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2000立方米浸出车间凉水池、485.96平方米油罐群基础以及立筒桩基础、锅炉房、中心变电室主体结构等重点建设工程全部完成,主要生产设备调质烘干塔、液压扎坯机、破碎机、提升机等正在安装,今年该项目可投入生产。

  据介绍,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下,依安县农民年增加收入近亿元,财政增加税收2600万元,企业增加利润5800万元。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