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保志愿者”负责人霍春雷说,我省很多建筑都发生并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迁,加紧保护、记录、整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十分重要。2006年6月9日,他们将通过中国记忆网结识的几个人组织起来,成立了这支队伍,目前已有10余位志愿者,包括学生、媒体工作人员、计算机工程师等。
成立的一年里,志愿者们走街串巷,定期打扫、保护名人故居,整理名人故事,还联名向文史馆提出保护建议,用镜头和文字帮助市民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2006年春天,他们在一次探访中发现南岗区红军街31号一栋保护建筑内部损坏十分严重后,当即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使这一保护建筑得以保护下来,赢得了市民赞誉。
记者在志愿者们展示的一份《过去一年间丢失的文化遗产重点摘要》中看到,百年气象台、东华学校等城市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场景都被他们一一记录下来。霍春雷说:“我们共有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多了,每当看到这些,我们内心就很惋惜。”
近一年来,志愿者们自费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投入经费已超过万元,拍摄照片30多万张,在网上撰写的文章字数超过10万,搜集珍贵的录音及影像130个小时。志愿者们表示,他们还将义务宣传下去,从自己做起,唤起更多市民保护身边仅存的文化遗产。
“文保志愿者”展示的
《过去一年间丢失的文化遗产重点摘要》
建筑 名称 始建日期 被拆日期 保护类型
东华学校 1918年 2006年6月26日至2007年2月 哈市拟定第四批保护建筑。
原中东铁路供水设施 1902年 2006年8月31日至9月末 哈市拟定第四批保护建筑。
百年气象台 1902年 2006年6月30日 哈市拟定第四批保护建筑。
原中东铁路医院建筑群 1899年 2007年4月至6月 哈市拟定第四批保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