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自主创新贡献突出 黑龙江省高校书写辉煌
2007-06-21 10:26: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彭溢 赵宇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1日电 在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中,我省共18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高校主导项目多达10个;而其余由企业、科研院所主导的项目,其主要负责人也都师出名门。高校培养的科技人才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主要践行者。

  高校科技人才辈出

  当禽流感肆虐时,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新型H5N1禽流感灭活疫苗,在我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震动了世界。

  2005年,哈兽研又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H5亚型禽痘病毒活载体疫苗与新型H5亚型禽流感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二联活疫苗,成为我国下一轮有效抗击禽流感的新型“杀手锏”。

  哈兽研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发实验室的21名科研人员都是毕业于高校兽医、生物工程等专业的高材生,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7名为博士以上学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导张凯峰曾经参加了神舟5号和神舟6号宇航员座椅支撑部分材料的研制,目前他和他所带领的超塑性课题组正在从事镍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塑性研究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而这3项研究未来极有可能用于我国的航天航空建设。他说,高考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是高考让他从佳木斯的小干事变成了学士,又一步一步变成了硕士、博士、博导,也是高考让他有机会迈入了科研领域。

  如今,全省高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上有很大提高。伴随着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新的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攻关与产学研合作取得较大成效,高校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思想的高素质研究队伍,成为我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

  截至2006年底,全省高校有科技活动人员3.78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43万人,从事研究与发展人员达1万多人,具备研究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达3000余人,培养的各领域科技人才更是不计其数。一批一批的科技人才走进环保、生物、医药、航天等领域,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高校科技助推企业发展

  “高校的科研由做书本上的科研,变成了与经济结合、为市场服务,完全融入到了国家的大发展当中。”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吴涛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徐殿国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精密装配机器人。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参与研究设计的注水罐清洗喷涂机器人、高楼壁面清洗机器人、壁面爬行遥控检查机器人、智能化便携式钢丝绳探伤仪等多款机器人都已走上了工厂自动化的“工作岗位”。此外,根据春兰、海尔等国内大企业集团的需求,还研制了直流变频空调控制器、电网统一品质控制器、网络化变频空调控制器、逆变器输出滤波器设计等项目,目前均已用于企业的空调生产中。徐殿国所在的科研团队共有100多人,都是通过高考走上工作岗位的。徐殿国本人就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高考之前,他当了半年农民,那个时候一直依靠手工作业的他怎么没想到日后会去参与打造一支机器人军团。

  我省高校承担科研项目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高,仅2006年我省高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17项,比1996年增加109%,其中国家层面的项目为779项。

  高校办的科技企业不断发展,正逐步成为推动我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到2006年末,高校科技企业已发展到168家,职工近万人,资产总额近58.7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达25.55亿元。

  为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促进我省经济发展,2004年省教育厅全面实施了教育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计划。组织高校专家、科技管理工作者,深入相关企业了解科技需求,开展上门服务,并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机构,高校成了企业的技术后盾。3年来省教育厅共投入引导资金500多万元,在13所高校立项建立了25个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些中心依托高校的学科人才队伍优势以及成果技术储备吸引企业投资,孵化高新技术成果、研发产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问题、培养培训企业急需的研发人员等,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党委书记王军说,根据国家需要航天学院这些年研制了用于立体测绘的小卫星、飞船地面设备、飞船故障诊断设备、空间天线、宇航员救生船材料,并且还在雷达项目、激光通信等方面为国家提供了技术支持。王军还告诉记者,目前在这一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骨干力量几乎都是七七至八O级的毕业生,而航天学院里的博导也都是由这部分人来担任的。

  我省高校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从无到有,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我省高校已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部委属重点实验室32个,省重点实验室2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个,国际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高校承担了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80%。

  我省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强。纵观近年来全省高校科研工作的进程,一个纵横交叉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创新、服务的平台初步搭起,一大批富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正从这里走向生产一线,正在转化成生产力。十年不完全统计,仅技术转让就签订合同1125项,合同额达31424万元。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