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北大荒47万公顷保护区成为“动物乐园”
2007-08-17 11:46: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孙英威 王春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哈尔滨8月17日电 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一直是北大荒人心中的两项重要任务。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林业局了解到,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垦区的自然保护区面积目前也达到了47.5万公顷,比2000年时扩大了68%,上千种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享有“北大荒”之称的黑龙江垦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垦区内现有各类植物1600余种,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其中,有丹顶鹤、白鹳、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6种,红松、紫椴、兴凯湖松、水曲柳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

  经过60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已从荒芜的“北大荒”发展成为富饶的“北大仓”。发展起来的垦区人开始有意识地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黑龙江垦区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17.4%,比200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黑龙江垦区加大了对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众多的群众参与到保护自然资源的行动中。各农场也把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经济发展计划,增加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在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上增加投入,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局面。

  垦区人对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植物有着深深的感情。被誉为“三江平原生物基因库”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1993年开始人工筑巢招引东方白鹳,至今已成功招引东方白鹳200多对,繁育成功雏鸟600多只。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董树斌说,保护区人工招引东方白鹳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洪河保护区现已成为我国野生东方白鹳的重要繁殖基地。

  按照黑龙江垦区的规划,到“十一五”末,区域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建立各种级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13个,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50万公顷。实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目标。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