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台大桥 张清云/摄
东北网9月10日电 8日,记者在对哈尔滨4条陆路过江通道实地体验中,得出了这样的数字:这边,松花江公路大桥,平均一分钟过车70辆,不到一秒钟就有一辆车驶过;那边,四方台大桥,在记者停留的30分钟内,平均一分钟才过一辆车。同时,滨洲铁路桥和已经封闭的东江桥对缓解过江压力已经变得微乎其微。市民不禁担心:万一公路大桥突发意外而不能走车,哈尔滨人如何过江?
仅容行人的滨洲铁路桥
在哈尔滨,作为道里、道外区的分界桥——滨洲铁路桥,顾名思义是铁路专用桥,只是在桥上铁道的两侧,各有一条很窄的人行道。当记者8日12时许来到这座桥。记者首先在桥下测算了一下过桥行人的流量。20分钟内,有110多人上下桥,绝大多数为江北船厂的职工、居民和学生。
记者也试着走了大约500米铁路桥上的人行小道,小风嗖嗖,脚下的带眼铁板发出“当当”的脆响,恰逢前后10米之内没人,要不是大白天,真的令人不寒而栗。
“封不住”的东江危桥
去已经封闭的东江桥路上,越接近东江桥,道路上的建筑垃圾就越多。临近东江桥的地方俨然成了废品收购的地盘。来到封闭的东江桥前,先是已经长满蒿草的拦路土堆被趟出了一条便道,接着上桥处的护栏也被豁开了一个可以通过一辆三轮车的大豁口。“东江桥封闭一切车辆及行人禁行”的告示牌赫然在目。记者发现,通过豁口往来大江南北的人竟然有50多人。
记者了解到,东江桥也称滨北公铁两用桥,这座桥位于哈市城区东北哈伊公路起点1.125公里处,1986年以前,曾是哈市唯一连结大庆、伊春、黑河及松花江以北地区的公路交通特大型桥梁,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集公路与铁路干线一体的特大型桥梁。2006年12月25日通行72年的东江桥被封闭禁行。
大桥封闭后,哈市公安局要求东江桥两岸要过江的客运车辆和载重小于2吨(含2吨)的货运车辆从松花江公路大桥绕行;载重大于2吨的货运车辆可从环城高速四方台大桥绕行,或在每日21时至次日6时30分期间从松花江公路大桥绕行;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请尽量乘坐公交车辆从松花江公路大桥绕行,或按规定采用其他交通方式过江。
曲高和寡的四方台大桥
当日9时许,记者从哈阿高速路的入口领到了一张收费卡,两分钟后驶入了环城高速,然后记者的车以80公里的时速驶向四方台大桥,目前为止,这座大桥是除了松花江公路大桥以外,仅能提供给跨越松花江南北两岸的机动车行走的陆路大桥。
从9时40分到10时10分,记者记录了四方台大桥车辆通行情况:大货车19辆,轿车8辆,大客车2辆,总数只有29辆,平均在一分钟的时间内有一辆机动车驶过四方台大桥。而记者在公路大桥体验时却记录下这样一组数字:10时35分至10时45分,南北双向有704辆机动车途经此桥,平均在一分钟内约有70辆机动车驶过松花江公路大桥。
当记者离开四方台大桥,交了26元“路费”,记者结束了环城高速和四方台大桥的体验之旅。记者忽然明白,为啥大车小车全挤到松花江公路大桥,而四方台大桥来往车辆少得可怜?除了环城高速相对绕远耗油外,高收费挡住了有意行走此路的车辆。
过江规划几时解过江忧
记者了解到,位于松花江北岸的松北区和呼兰两区,虽然建区短短几年的时间,松北区的人口已经由当初的不足6万人,发展到20余万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远期松北新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人,远期高峰小时跨江交通量将增高8倍。目前,哈市除已通车的远郊绕城高速公路四方台跨江桥外,位于市中心的只有松花江公路大桥能通行。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对于跨江大桥的建设,省及哈市十分重视。按照《哈尔滨市城市整体规划(2006~2020)》,到2020年越江通道共14条,其中铁路3条,轨道交通2条,机动车越江设施3座,规划6座。
同日,记者在道外二十道街跨江大桥工程拆迁现场看到,建设大桥的江南一侧大部分区域已经成了净地,接下来开工建设,即便一切顺利也还要等3年。3年之后才能通车的过江大桥,如何解决目前的往来江南江北的实际问题,只能指望松花江公路大桥。可一旦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大桥通行瘫痪,百姓机动车不能走东江桥,也走不起四方台大桥,又恰逢江面跑冰排,船不通,桥不通,到时候,冰城人如何过江?所以市民希望,哈尔滨的过江交通能否未雨绸缪,给过江的市民,也是给城市的发展本身多一个过江的选择,多一项过江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