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5日电 近一段时间,常去饭店的哈尔滨市民会发现,以前由饭店自己准备的餐具,现在则被专业的公司包办,向顾客提供有独立包装的消毒餐具“套装”。据了解,目前哈市有9家正规的餐具消毒公司,每天大约有万余套“消毒餐具”摆上饭店的餐桌。
日前记者在一家饭店看到,这种成套的消毒餐具一般都是由碟、碗、杯组成的“三件套”,真空密封式包装,有的还包括筷子。很多食客都使用这种消毒餐具,饭店自己准备的餐具则被冷落在一旁。据饭店负责人介绍,餐具是消毒公司的,他们和消毒公司其实是一种租赁关系,餐具由这样的消毒公司经过6道消毒程序之后密封好的。“选择消毒公司时要看证照是否齐全,要对食客负责。”饭店的负责人说。
哈尔滨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这样的公司在南方一些城市出现已有一段时间了,从今年年初开始,哈市才出现,可以说是一种新兴行业。开公司的还是以南方人为主,本埠的人不太多。到目前为止,在哈尔滨市工商局共登记了9家“餐具消毒”公司。
哈尔滨开发区一家使用“消毒”餐具的饭店老板说,这种公司消毒的餐具,要比我们自己专业,也挺省钱的。这家饭店经理告诉记者,以往餐馆要清洁餐具,不仅要增添消毒柜等硬件设施,而且需用掉大量洗洁精、自来水,加上雇工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试用一个月“消毒餐具”后,发现节省了二三百元钱,挺划算的。
“这样做既解决了消毒问题,又降低了成本。”道里区红专街一家饭店的经营者说:“消毒餐具对于饭店是一种劳动解脱,免去清洗餐具的工作,同时也可以省去购买餐具的花销,食客看到饭店的餐具干净,上客率还高了呢!”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些食客中,不少人认为,使用这种消毒餐具让人放心。“我现在一般都找有这类消毒餐具的饭店,如果没有消毒餐具,就不去吃了。”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宫先生说。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消毒餐具”中的“杯、碗、碟”均由餐具公司负责,已消毒的东西每天早晨由消毒公司送到饭店,晚间再从饭店取回,消毒公司经过大型洗碗机洗刷、紫外线照射、高温灭菌消毒等流水线处理后进行重新塑封包装。对于使用过程中的餐具破损,公司则与饭店签有协议。
“消毒餐具”的费用给饭店定价多在每套0.6元至0.8元之间,而饭店提供给食客的餐具价位多在一元一套。饭店的日需求量从最初的三四百套,发展到现在的一两千套左右。随着食客需求量的不断增多,“消毒餐具”需求量也在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从8月份开始,每天有上万套“消毒餐具”周转在哈市的饭店之中,“十一”期间,需求量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按照包装上印着的电话号,记者与一家提供“消毒餐具”的公司取得了联系。据该公司的刘经理介绍,目前他们已经为哈市20余家饭店每天提供了四五千套消毒餐具,刚开始的时候,市场销路不太好,经过两三个月的推广,需要的饭店开始增多。中秋节和“十一”需要消毒餐具的又增多了,达到了八九千套,工人们得加班加点工作。
记者在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乡先锋村的这家公司车间内看到,一台远红外消毒机器正在进行消毒,几名工人正在地上用大盆子洗刷收上来的餐具,无菌操作室的工人把从消毒机传过来的盘碗进行塑封包装。公司朱姓负责人原本在湖南作冶炼生意,看到餐具消毒公司在湖南、河南等有广阔的市场,今年三四月份到哈尔滨投资七十万元成立了这个企业。虽然每日经销量与保本的两万套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并不着急,觉得哈尔滨餐饮消毒市场可以开拓的地方很多,下一步要向小型饭店和街头的大排档推广,日供两万套恐怕挡不住。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一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行业,也让一些不法经营者钻了空子。记者在香坊区朝阳乡先锋村采访时,就有不少村民反映,有几家证照不全的“消毒餐具”的小作坊根本没用消毒设备,每天业务量还不少。
“一个新兴产业,在培育市场的初始阶段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很担心。希望相关部门能注意到这些苗头,加强规范和管理,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一位餐具消毒公司的老板呼吁。
![]() |
图为一家消毒公司正在生产“消毒”产品。记者 邵国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