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电 前不久,记者在哈市道外区一次公益活动中看到了刘淼,这个曾经被家庭磨难逼入绝境的孩子,如今已经升入了高中。她说,在享受到了低保照顾后,她和母亲又住进了廉租房。
2005年1月的时候,初中生刘淼几乎陷入了生活绝境:她家所住的棚户区动迁,靠蹬三轮车养家糊口的父亲买不起回迁房,将妻女安置在一处不足6平方米的小房中,着急上火之下他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
在了解到刘淼家的处境后,滨江办事处给母女俩办了每月200元的低保。刘淼那时并不知道廉租房为何物,是办事处为她们进行了申请,2006年区里又特事特办,为她们在荟芳里小区腾出了一间24.88平方米的廉租房。
记者了解到,2003年的时候,哈市为首批259户解决了廉租住房,并对全市最低收入家庭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6平方米的住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符合廉租住房标准家庭的档案。2004年,哈市又解决了400户廉租户廉租住房问题,并拿出47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出台了《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启动了退出机制。从2006年开始,哈市又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7平方米以下的低保户提供廉租住房,510户最低收入家庭以实物配租、租赁补贴等形式得到廉租实惠。
今年,哈市已加大了对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发放力度,由过去的每人每平方米平均补贴7元提高到11元。又出台了新建住宅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廉租住房的意见,哈市规划部门提出,到2010年哈市规划配套建设廉租房20万平方米。哈市房产住宅局廉租房处对此的解释是:肯定会按期完成,让符合条件的廉租户都有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