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向食品工业基地转型 黑龙江省垦区大步迈向工业化
2007-11-23 09:30: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谢振华 沈 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3日电 走进厂房林立的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北大荒精品制造格外显眼,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等垦区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特大型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有3家坐落在这里。

  据介绍,上半年,垦区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0%。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12.9点,同比提高1.7点。14户产业化龙头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利润总额0.8亿元,同比增长11.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同比增长9.8%, 5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由上年的125个增加到267个,增长1.1倍,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过去,“原字号”、“傻大黑粗”的北大荒印迹在千里垦区荡然无存。

  自上世纪末以来,黑龙江农垦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集中力量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振起高科技、基地两翅,高扬品牌风帆,累计投资96.4亿多元,新建了22个超亿元的大项目。打造了北大荒肉业、北大荒牛业和北大荒薯业等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和“九三”一大批知名品牌,拉动基地1600多万亩,绿色有机食品检测面积超过了80%。使垦区初步形成了“一局一品”的产业格局,打造出“品牌引领大农业”的市场化新路。

  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推进了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形成东部地区优质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种植大面积扩大。使水稻首次突破1500万亩大关,达到1501.4万亩,比上年增加192.3万亩,增长14.7%;玉米扩大到611.5万亩,增加158.5万亩,增长35.0%。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玉米、马铃薯、麻类、杂粮杂豆、中草药等高效作物,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努力缩小与东部农场职工收入的差距。城郊农场要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走出一条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建设全国最大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大幅提高,有力促进了商品粮基地向食品工业基地转型。秋收时节,记者在今年水稻又获得了大丰收的农垦建三江分局看到,稻农把刚收获的优质水稻直接装上正在地头等候的龙头企业的运料车……据统计,直接为开发区大型加工企业提供原料的“第一车间”面积已达1000万亩,占农垦年播种面积的1/3多。

  如今,垦区社会商品销售总值达100多亿元,初加工以上产品达90%以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深度开发产品高达30%以上。比原字号外销增值15%以上。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