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哈市延兴小学教师魏桂玲14年家访暖了孩子心
2007-12-14 09:57:1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化 孙佳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4日电 冬日的一个周末,下午4点半,哈尔滨市延兴小学老师魏桂玲拿起家访本和学生李宝强从学校出发,准备进行这学期的第36次家访。眼前这片低矮成片的棚户区,是她坚持14年经常出入家访的地点,也是学校里农民工子女暂住的家。

  第一次到农民工家的震撼

  1993年,魏老师第一次当上延兴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当时班级里只有4个农民工子女。李海洋是格外引起魏老师关注的孩子,“他每天都来的很早,听看门老大爷说甚至有时五点半就到学校了,蹲在班级门口等着老师来开门。”班级早晨几点钟开门老师都会在前一天放学时叮嘱学生,可李海洋第二天还是早早的来到学校。这个举动让魏老师很好奇,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她觉得有必要与海洋的父母沟通一下。

  第一次家访,刚一进门魏老师愣住了:八九平方米的小屋里只有一张破旧的床,床板残破的地方被木头随意的钉住;一张很矮的桌子既是饭桌又是书桌;土豆、白菜堆放在地板上。“你爸爸妈妈几点钟回家啊?”“不知道,他们在附近的市场卖菜,天亮的时候就走了,我睡着的时候他们才回来!”原来李海洋对时间并没有概念,在他看来只要天亮了就可以去上学了。“你的作业谁辅导啊?”魏老师问,“没人管,我爸妈文化少,课本上的题目他们说看上去像天书。”魏老师摸着海洋的头笑着说,“以后老师给你辅导!”“老师你饿了吧,我爸妈给我留饭了,你也一起吃吧!”这时,李海洋从一个破旧的铁锅里拿出两个干硬的馒头和一碗萝卜咸菜。“你就吃这个?”魏老师惊讶地问道,“对,我每天都吃,爸妈太忙没时间回来给我做饭,这是他们早上给我热好的馒头。”李海洋瞪着大眼睛回答。天色渐晚,魏桂玲还是没能等到李海洋的父母回家,在跨出门槛时,她回头看了看李海洋的这个家,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将会怎样学习、生活。通过这次家访,魏桂玲第一次目睹了农民工子女的生活,也深深地牵挂上了这样一群孩子。

  家访追到建筑工地

  农民工教育子女的观念与城里人不同,他们中很多人都把学校当成一个“托儿所”。然而,在魏桂玲的眼里,农民工子女和城里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应该接受同等的教育。

  孙喜旺的父亲是所有家长中最固执的一个。他说:“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找个有人看管的地方,以后只要在城里卖个菜会算账就行!”今年9月份开学,孙喜旺的座位又空着了,家长也联系不上,魏老师四处打听。周日,魏老师找到老孙所在的香坊区卫星路的建筑工地,让孙喜旺父子吃了一惊。“老师你别管我家孩子了,过两天我们可能要到双城干活,在那再找个学校吧,要不干脆和我一起打工。”听到父亲对老师的话,眼泪在孙喜旺的眼里打转儿。“你等等!”魏老师急了。“孩子以后干什么,我管不着。但是,现在得跟我回学校上学。”“上什么学!在工地,他能吃上饭。上学!家里没人,谁供他吃饭?”“我供,只要你让他上学。”看到老师领着自己儿子远去的背影,老孙哀声叹气不知道是一种无奈还是希望。第二天,孙喜旺来上学了。魏老师深深理解家长为生计奔波的艰难,也深深同情孩子四处迁徙的困境。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魏老师供着孙喜旺的一天三顿饭,从没间断。

  前几天,在学年的单项测试中,孙喜旺以两项满分的成绩获得了两枚红花。当老孙看到儿子的成绩时难以置信:“魏老师,您好好帮帮我娃,让他成才!”一向认为读书是城里孩子的事的老孙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

  现在,老孙和妻子去双城打工了,他把儿子寄放在哈尔滨的亲戚家里,走的时候,老孙来到学校对老师说“我们不打算带他走了,这些年跟着我们耽误他升学,让他在这把学念完再说吧。”

  看到班里像孙喜旺一样的农民工子女,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读书,魏老师常常热泪盈眶,她感到自己的付出,值得!

  家访路上真情付出

  从教14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里雨里,魏桂玲的家访从未间断过。初为人师时,父母陪着;刚组家庭时,爱人陪着;如今,就连上了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也跟着她家访了四年。

  对待自己的学生,魏桂玲可是细致入微,但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她却充满了愧疚。因为对儿子照顾得不够,渐渐的孩子的成绩开始下滑,在儿子要上四年级的时候,魏桂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让孩子蹲级。丈夫对此非常不理解:“你能把别人的孩子教好,自己的孩子就没能力教吗?”因为这事夫妻俩吵了很多次。

  于是儿子又重读了一年,可是这一年,魏桂玲依旧没有太多时间督促儿子的学习,“我有时候管学生管得太累了,回家让孩子自己写作业,我就先躺那,说你先写,等我醒了检查。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儿子已经收拾好书包在我旁边睡着了。”尽管如此,在孩子的心里还是十分崇拜自己的妈妈。有一天老师以“自己最崇拜的人”为题布置当堂作文,魏桂玲的儿子这样写道:有人会崇拜军人,有人会崇拜科学家,但我最崇拜的人却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可她的学生们都说她是最称职的好老师……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