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0日电 哈尔滨市“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开始于1978年,至今29个年头,已成为哈尔滨冰雪体育中一项品牌活动。其宗旨是充分利用冰雪优势和契机,重点做好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的“上冰雪”活动;重点扶持各级各类冰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基点校,抓好业余训练工作,注意发现和培养有前途的“苗子”,使“上冰雪”活动成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载体。
“上冰雪”仍是重要主题
每年的冬季,哈市教育局和哈市体育局都会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开展一年一度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
哈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陈国富说,今年,哈市的上冰雪活动采取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操作性强的“上冰雪”活动方案。要求有场地条件的学校必须开展冰上活动,浇冰学校数要在40%以上,50%以上的学校开展冰上活动。目前,哈尔滨市区有118所学校浇冰、开冰上课,有132所学校开展创建“冰雪趣味活动乐园”活动,这项活动开展面比较大的是平房区、道外区和阿城区。此外,各学校还开展各种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冰雪和冬季户外体育活动;举办各类冰雪项目竞赛和趣味竞赛;举办传统校速滑赛;开展以冰雪内容为主题的文化、体育活动。
冰城校园难见冰场
今年,哈市教育局要求,对有能力、有条件的学校,体育、教育部门应给予必要的督促、指导,采取逐校抓落实的办法,保证冰上活动的开展。没有条件的学校,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冬季户外体育活动。鼓励学校利用好天然冰面,自编上冰活动内容,自制简易器材。有场地有条件的地方,体育、教育部门要有计划地浇标准中心冰场,方便周边学校开展冰上活动。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平房区162中、99中、新疆二校、55中等19所学校浇了冰场;道外区12中、宏伟小学、南棵小学等20所学校浇了冰场,并开展了上冰课。对于学额大操场小的学校,积极开展了冰雕等与冰雪相关的冰雪项目。
哈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邵韵声说,对于上冰,体育局和教育局要求各区、县(市)必须克服困难浇建中心冰(雪)场。冰雪体育长廊沿线的区、县(市)必须浇建两处以上周长400米的中心冰场。对符合条件的市级中心冰(雪)场,哈市体育局每块扶持10000元;对符合条件的区、县(市)级中心冰、雪场,每块扶持6000元;对在“上冰雪”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学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大对基点校的冰雪器材投入力度,并按规定执行冰雪体优生中考加分政策。
冰雪体育人才短缺
哈市南岗区业余体校著名速滑高级教练员崔晓伟说起上冰来感慨万千。崔晓伟是哈市著名的速滑教练,从教15年来,经他训练输送过张志成、王洪海等全国冠军。2007年,他的学生徐金金获得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速滑500米第三名。崔晓伟说,目前,开冰上课的学校比以前少了,而原来,区里冰上运动会相当热闹,十几所学校参加,热闹非凡。2007年12月28日举行的冰上运动会,南岗区只有4所学校派队参加。参与的人少了,选拔人才的余地就小,导致教练员萎缩。在某些地方出现教练员闲置,多于运动员的倒“金字塔”情况。
崔晓伟说,学生不愿意学上冰项目有两个原因:文化课的负担重,怕吃苦;家长有误解,认为会影响体形。目前,学滑冰的学生男女比例失调。南岗业余体校的速滑班能够维持在60多人的状态,是因为从1990年开始,他们就与哈师大附中联办特长班冰上培训中心,达到标准的学生初中升师大附中加90分。崔晓伟说,他最大的希望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关部门加大对基点校的扶持,使冰城的孩子都能滑冰,使天独厚的冰雪资源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