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3日电 目前,私家车拥有量每年正以20~30%的速度增长,可是停车位不足车辆总数的1/3,免费停车场更是“一位难求”。如何破解哈市停车难的困局,民盟省委在本届“两会”中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现状:7万台车没地儿停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末,哈市市区内机动车数量已达到32万台,其中私有小型车辆17.1万台。哈市车辆动态流量监控统计显示,夜间车辆有25%左右处于流动状态,17.1万台私家车中有12.8万台需要夜间泊车。与这个数字对比的是交警部门的停车场普查数据,市区二环路以内标准停车场、小区配建车位、车库、商业区地下停车场等停车位共有约6万个。据此计算,有近7万台私家车没有停车场可以停靠。
问题:路边停靠增拥堵
因为车位短缺,致使部分车辆停靠在路边,加重了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矛盾,道路更加拥堵。此外,停车难的问题也反映了哈市停车业发展滞后,无法吸引和筹集停车场的建设资金。
地下停车费用过高,使场地空置,大量可利用的资源被白白浪费。现行的收费标准没有留出利用经济手段加速车辆流转提高停车场利用率的余地。
管理:缺少科学模式
在哈市,停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虽然形形色色的停车公司和物业公司涉足停车行业,但有些公司只以赢利为目的,采取不科学、不负责任甚至是非法的手段来经营或建设停车场,造成停车行业的混乱。出现了小区内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已有的配建停车设施被挪作他用,已建成的专用停车场缺少标志引导,使用效率低下;以人工管理为主,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现象。
对策:政府应干预
为此,民盟省委建议,政府在市政管理中要承担应负的责任。建议政府采取对停车市场干预的方法,加快停车行业发展,通过合理地提高停车收费,制定停车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市场的引导。政府部门出台适应当前形势的建设、管理停车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有法可依。
此外,用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将停车场所的建设与经营管理交给民间团体或个人负责,以促进城市设施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