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
近些年来,伴随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得到快速的充实,大批青年教师走上讲台,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1998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40.73万人,2005年上升为96.58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3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9.32%,40岁以下占65.23%。如何把这支年轻教师队伍建设好,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质量的新课题,也是关系到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
一、我省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几年来,我省新补充到高校的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的主体,他们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知识新、观念超前、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高,他们年青、有朝气,易于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等。这些形成了他们固有的优势。但是,大多数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出现所说的“两高一低”的现象,既学历高、职称高、教学水平低的现象。列举几个具体现象如下:有的青年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适应性差、教学的掌控能力差。某大学教务处处长称之为有的青年教师“一停电就不会讲课了”。省内某大学的数学系主任称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不敢接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得不由原来的本科毕业的中年教师继续讲授。某大学的学生反映,教他们英语的教师刚毕业,上课控场能力差,一度让同学们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一些高校反映,几年高校扩招,师资队伍缺乏已成为普遍问题。青年教师学历高,但教学经验普遍缺乏。由于教学任务很重,青年教师到校后来不及充电,就要迅速进入角色、登上讲台。某高校领导反映称“暑假之前还是学生,暑假之后就成为教师,仅靠几本教材,讲几句话,就让他们上课,教学效果肯定不行”。某大学的一名青年博士,科研能力很强,但教学能力较差,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把知识系统、有条理地讲授给学生,经过多次验收仍未通过。学校建议他转到科研岗位。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建议
现在的高校的教师队伍已经是一个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队伍,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尽快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引起高等学校的关注,不少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重视的,采取了一系列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方法和措施。比如采取了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学堂、出国进修、基本功大赛、博士化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青年教师数量迅速增加以及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对青年教师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岗前培训、训后考核机制。学校或教育厅要对高校青年教师有组织地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获取教育专业知识,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除通常的培训科目: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等课程外,还应该增加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的培训,从教学计划制定、备课、编写教案、布置作业、设计实验、建立试题库、确定评分标准以及试讲等教学的全过程的培训,这样会有的放矢的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法的培训和考核,获得实践经验。
(二)建立青年教师的助教制度。青年教师的助教制度是过去一直执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高校已经执行了多年,但因师资的不足,大多数学校的青年教师没有经过这个过程,就直接上讲台讲课了。建立青年教师的助教制度,使青年教师有一个缓冲、适应的过程,会在助教过程中向老教师学习到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这些是从书本中永远也学不到的。会使青年教师尽快走上讲台、站稳讲台,青年教师给指导老师当助教,这是当前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简洁有效的方法。
(三)建立导师制或教学团队制度。学校要针对青年教师培养建立导师制或教学团队制度,对于任教的青年教师,要根据他们的专业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给他们安排指导教师或建立教学团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这种指导是长期的、有计划的,使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讲授二、三门专业课程、参与一、二项科研项目,直到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使他们真正能够站稳讲台、承担起科研项目。
(四)建立青年教师的教学督导制度。青年教师成长到能够独立授课阶段,学校应该跟踪监控他们的教学全过程,通过学校的教学督导、教学评估机制,跟踪教学全过程、深入课堂,了解青年教师教学情况。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督导不能和通常的教学评估一样进行。要以扶植、帮助、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帮助他们尽快站稳讲台的目的为出发点。要积极发现问题、因势利导的指出改进意见,对于他们的优点、亮点和长处要及时肯定。保留他们的个性、长处,使他们树立信心,尽快成长、成熟起来,使高校的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五)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随着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增多,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直接能够反映出我国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面对教育国际化,为了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教育部以及一些省教育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创立了如:高校青年教师硕士学位班项目、高校青年教师的“青苗工程”、高校青年教师的留学计划等,来千方百计的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现在高校青年教师基本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所以,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为他们读取博士学位创造条件,这样可以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六)建立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和鼓励机制。高等学校要针对优秀青年教师建立奖励和鼓励机制,对于那些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以使他们树立信心、激励他人,营造一个青年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比如有的高校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十佳青年教师”等的遴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改革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建立以聘任制为核心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打破教师身份和技术职务的终身制。实施聘任制,在聘任制体制下,进一步强化以教师资格认证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通过教学评估、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育人为核心的师德建设机制,以吸引优秀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的资助倾斜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建立起一支合理流动的、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