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3日电 文明、奉献、新奇、平安,春节期间,哈尔滨人用他们各自的故事演绎着这个不寻常的大年。
文明年——省科技馆日参观人数创“天量”昨天,到黑龙江省科技馆参观的人数创出了建馆以来的“天量”,日接待人数超过了5000人次,是平时参观人数的4倍,为春节长假期间接待游客的最高峰。
记者在省科技馆看到,4D电影院和环幕电影院售票、入场处都排起了长队。今年是我国的农历鼠年,馆内特意为参观者精心准备了4D电影《鼠老三进城记》,同时还引进了新的环幕电影《回到白垩纪》。每天放映的场次虽然增加了4场,但仍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
据黑龙江省科技馆孙秀云介绍,从大年初一开始馆内就人流不断,每天参观者达到2000人,初四之后猛增到3000多人,昨天达到最高峰。
与去年相比,今年来馆参观的外地观众明显增多,哈市周边的阿城、双城、大庆等地的参观者几乎都是携家带口专程来参观的,每天还有十余个外地旅游团组织的《科技馆一日游》班车来馆参观。
奉献年———“夕阳红”老人过年一天没休息鼠年春节,“夕阳红义务服务队”的老人们在哈站从事志愿服务。他们义务指路、制止公交站台违停出租车、向旅客宣传安全常识、扶老携幼……细心周到的义务服务、热情礼貌的言行举止给外地游客及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除夕一早,队长李坤才和20余名队员来到哈站,队员们观察发现,哈站三条地下过街通道封闭了两条,而且没设任何标识,不少人拎着行李走到地下后才发现已封闭,只好又走到地上重新找通道。一直到大年初六,“夕阳红”老人们就轮流在哈站地下通道附近执勤,看到要过街的行人,便上前指引他们走没封闭的地下通道。
几天来,老人们还在哈站公交站台制止违停出租车2000余辆;义务为3000余名市民及旅客指路;在哈站售票厅及候车室向旅客宣传安全常识并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有困难的旅客看行李……尽管老人们过年一天没休息,但每当听到市民及旅客说“哈尔滨人真好”、“哈尔滨天冷,但让我们感到了温暖”等一声声感谢的话语时,“夕阳红”老人们就感到无限的欣慰与快乐!
新奇年———活物送喜庆彩票盼运气过年了,亲朋好友相见,不少人都要互送礼物。但礼物的种类今年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观赏鱼、彩票成为了礼物中的新宠,而大家对此也感到新奇,给节日带来了不少乐趣。
大年初四,市民刘先生家迎来了几位好朋友,大家给他带来了一条红彤彤的红鹦鹉观赏鱼。据朋友介绍,这是一大早到水族馆买来的,价格为400元钱,这样的礼物让刘先生一家感到新奇,也非常喜欢。除了红鹦鹉以外,被大家作为礼物的观赏鱼还有红樱桃、财神鱼、发财猫等。
除此以外,春节中还有不少人将各种彩票当成新年礼物和压岁钱。市民王女士在春节前就买了500元钱节后开奖的彩票,并在春节期间送给了侄子和朋友。王女士说:“过年送彩票,一方面可以让人有个美好的期盼,一方面也可以给国家作些贡献。”
平安年———过了鞭炮瘾不惹鞭炮祸每到新春佳节万家团圆,消防队员们都是枕戈待旦。令战士们感到欣慰的是,今年市民文明燃放鞭炮,因此引发的火灾和恶性事故比往年有所减少。
记者从哈尔滨市各消防中队了解到,年三十是市民燃放鞭炮的高峰,火灾数量大约百余起。今年火灾发生的时间集中在三十当晚23时左右,火情多发生在垃圾堆,民宅火灾数量明显下降。据参战的消防队员介绍,由于大部分市民都能够文明燃放鞭炮,同时报警意识也明显增强,所以很多火情在刚出现的时候就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造成恶性事故。
记者从部分鞭炮销售点了解到,今年的5000响左右挂鞭卖得最好,而大型烟花和几十万响鞭炮的销售量却不如往年。同时,往年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也是比较危险的“钻天猴”、“响鞭”等品种今年也少有人问津。不少人家只准备了一挂鞭和几个“二踢脚”,大人在三十晚上燃放图个喜庆,孩子们往往只听响不动手。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市民健康过节方式的形成,在居民楼道内和阳台上燃放烟花鞭炮的人明显减少,再加上居民楼道和消防通道口的杂物得到了及时清理,这些都大大降低了火灾隐患,保证了市民的平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