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五年十大突破 数字见证全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8-02-23 18:01:4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3日电 (记者 印蕾) 记者从22日—23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过去五年,是我省进入农业新阶段以来农村变化最大,结构调整步伐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实现历史性的跨越,主要表现为十个重大突破。

  粮食生产实现重大突破

  五年来,全省粮食总产分别登上600亿斤和700亿斤两大台阶,2007年达到793.1亿斤,创历史新高,比2002年增产204.9亿斤。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由2002年的417斤/亩,提高到505斤/亩,五年累计增产粮食447.6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民收入实现重大突破

  五年来,农民收入走出了低速徘徊的困境,实现了高速增长。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32.3元,比2002年增加1727.1元,年均递增11.4%,是历史上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最快时期之一。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金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由2002年的64.9%提高到2007年的82.8%。

  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

  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辅换位”成效显著。2007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比2002年增长77.9%、34.1%和1.1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牛奶、生猪和禽蛋生产大省。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壮大。2007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4680万亩,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2120.8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2倍和2.5倍,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了无害化生产,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第一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07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8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15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3倍和3倍。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重大突破

  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600户,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1300亿元,分别2002年增长1倍和1.3倍。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突破11.9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6倍。

  科技兴农实现重大突破

  五年来,全省累计推广模式化栽培技术面积达5.96亿亩次,累计实施农业标准化面积达5.5亿亩次,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了全面积、全作物和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2007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比2002年提高6个百分点。科技入户工程深入推进,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地方的科技共建覆盖到全省所有县市,农民科技培训模式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和标准化实施步伐明显加快。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五年来,一批大型水利控制性工程投入使用,城乡防洪标准明显提高。全省新打机电井6.6万多眼,新建小塘坝、蓄水池5333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万亩,新增水田面积1429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面积不断扩大,农肥施用量稳步增加,土壤肥力有所提升。新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803个,辐射带动了农机化加快发展,全省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2%,是全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五年全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070万亩,植树造林1542.1万亩,治理“三化”草原108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亩。农田水利、农机化和土壤肥力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五年全省农村新建沥青水泥公路31184.5公里,是建国后至2002年53年总和的11.8倍。新解决447.92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新增沼气和秸秆燃气用户15.07万户,新建和改造52.8万户、4393.07万平方米的农村住房。农村中小学学杂费全部免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1032万人次从中受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88.9万农村贫困群众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全面实施,15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新农村建设“百乡千村”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关系农村民生的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场县共建实现重大突破

  五年来,垦区农场和县(市)合作共建全面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省43个县与周边农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领域由初期的农机跨区作业拓展到农业科技合作、资源共用共享、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合作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农垦与地方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良好态势。

  县域经济实现重大突破

  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实现生产总值2643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1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94亿元,增幅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由低速增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实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同步提高。

  农村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我省比全国提前两年率先进行了农村综合改革,取消了面向农民的税费,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47.2亿元。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粮食购销体制、农村信用社、农技推广体制和种子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村经营组织创新、土地流转和化解乡村债务试点扎实推进。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