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南极国际商贸城”一期商业部分效果图
东北网2月29日讯 冬天没暖气,夏天不透气。摊子摆在公厕前,送货一堵半小时。辐射东北三省的重要食品批发基地———哈尔滨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走过16年历程,经营环境已变得拥挤、混乱。去年江苏雨润集团宣布将投资12亿元,为南极市场换“新颜”,打造“南极国际商贸城”。记者近日获悉,“南极国际商贸城”项目将于4月破土动工。
现状
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是在1992年由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而成,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大型食品批发市场之一。经过十六年发展,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六万平方米,拥有业户1300余家,年营业收入达3000万元左右,资金流量超过30亿元,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食品批发市场。
前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市场内外依然车水马龙,运送货车辆和人流将市场周边的街道堵得寸步难行。记者拦住一位运送方便面的三轮车夫,他告诉记者,五年中,他固定为这里一些业户运送货物,每天少则一、两次、多则五、六次,“以前进市场送一次货不到10分钟就能出来,现在大车太多,过道太窄,人力车也经常夹在车流里不能动弹,有时一堵就是半个小时。”作为市场主体的小商品批发二层商场,楼体处处显现出衰老的迹象,外墙、内墙墙皮剥落、水管生锈漏水、外侧四周门市肆意搭接改造,从外看凌乱不堪。
搬迁
今年4月前,“南极市场”现有1000余商户,将分批临时搬迁至原“大众肉联”生产车间。
在“南极市场”里经营糖果的关丽臣大姐,是“元老”业主。1989年,她还是道外延爽街上的一个摆摊人,她和60多位小摊主集体搬迁到这里。关大姐回忆,那时的市场还是露天的“大棚子”,但是生意特好,“干一年就成了万元户”。1992年,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大楼建成,响应政府“退路进厅”的号召,她和1000余名业户,走进大楼一干就是16年。前几天,关大姐得到通知,要从市场搬到原来“大众肉联”车间里“暂住”两年。关大姐心情挺复杂:“当年60多户干过来的,现在就剩下十几户了,没想到我还能再赶上一次改造,人越老,越对这个市场有感情。”
负责此次搬迁工作的哈尔滨南极新城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健说,原“大众肉联”的三个生产车间已经改造装修完毕,保证满足现有业户全部优先搬迁。王助理肯定地说,“暂住”期间,各项费用与现在基本持平。
未来
去年6月“哈洽会”期间,江苏雨润集团投资的“南极国际商贸城”及配套物流园区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预计投资12亿元,将打造一个43万平方米的集商业、地产、物流于一体的“南极国际商贸城”商圈。
记者从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南极国际商贸城”及配套物流园区项目,分为两期工程,一期“商业部分”将从今年4月开工,预计2009年11月投入使用;二期“地产部分”预计从2010年动工,2011年完工。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市场的发展,南极小食品批发市场经历了辉煌,目前企业的经营模式、现有空间都已经落后,给市场周围的环境、交通带来很多不便。新商城将注重提升原有的批发业态形式,走向以产品展示、交易洽谈、订单贸易为主的经营模式。
南极国际商贸城建成运营后,预计年资金流量超过150亿元,年物资吞吐量高达120万吨,将为哈尔滨市传统批发商业市场的改造开拓出新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