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互换游省钱麻烦多 业内人士:维权困难应慎重选择
2008-02-29 11:10:0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魏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9日讯 “换房游虽然给我节约了一些旅费,但带来的后遗症让我很不舒服,以后出游宁愿多花点住宿费也决不再随意换房了。”高先生如是说。

  前些日子,在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工作的高先生准备和女友到云南旅游,他事先联系了毕业后到昆明工作的大学同学,巧的是这个同学的同事正好想来哈尔滨看冰雪。“双方一商量,我们去昆明住他的房,他来哈尔滨住我的房,不用四处找旅馆了,还能省不少钱。”然而,旅游过后,“换房游”带来的诸多后遗症令高先生深受困扰,高先生发现家里很多东西的位置都不对了,甚至柜子也被人翻动过,虽然东西没少,但心里非常不舒服,总觉得自己的私人物品被陌生人动过了,为解心疑,高先生将家里大扫除一番。高先生说,现在想来,虽然节省了一些旅费,但是感觉不值!

  记者了解到,所谓“换游”,是指在异地的出行者通过网络或是朋友沟通,进行房子、车辆等物品的互换,以达到节省时间金钱的目的。目前网上有大量的诸如“××换房旅游俱乐部”、“××换房旅游网”的网站,为换房旅游者搭建交易平台。此外,QQ群也是许多换房旅游者经常利用的渠道。在网上留下换房信息的人,多数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记者在一家专业换房旅游网上发现,要成为其会员,除了要登记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职业、学历、电子信箱、电话、手机等基本信息外,还得提供户口簿、房屋产权证及房屋实景数码照片等相关材料。但记者对换房旅游者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记者在一些网友关于换房的留言中看到,只有少数人愿意尝试这种“换房游”的住宿方式,多数人对此感到不放心。大家普遍担心交换房屋内设施会导致用品的破坏、丢失,交换者隐私信息被公开,甚至一些网友认为“换房换车游”就是张送上门的“盗窃邀请函”,一些网友表示,如果与绝对信赖的朋友临时互换住房,也许还可以考虑。

  据南岗工商分局消保科郝良介绍,在我国,“互换游”刚刚兴起,市场发育并不成熟,隐患也很多,作为旅游市场上的一个新动向,由于它是一种自助、互助式的旅游方式,所以难在旅游主管部门的监管之下,在市场保障措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旅游者要慎重选择“换房换车旅游”。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