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9日讯 近日,随着天气转暖,社区活动增加,很多药品和保健品经销商又把眼光投向了社区,他们想以每天50~100元的场地费用请社区帮忙组织居民,然后借机索取居民的联系电话,以便推销产品,但遭到了一些社区的拒绝。
“这两天有好几个卖药的厂家来找过社区了,说每天给50元费用,只要社区组织居民就行,这一看就是推销药品的,被我们拒绝了。”道里某社区王主任一提起义诊卖药的事就格外气愤,她说社区的名誉全被这些人给搞坏了,以前以为一些厂家来社区义诊,既服务居民,也能给社区赚点办公经费,没想到他们登记了居民家的电话后,经常没完没了地拨打,推销产品。为此,很多居民都把怨气撒到社区,认为是社区泄露了他们的隐私,造成社区正常的文体活动都很难开展。
南岗区电大社区就曾搞过这样的活动,据社区赵主任讲,当时一伙自称从事社区健康服务的人员,来到社区为老年人义诊,每天给社区40元的场地费。可自从他们走后,参加过活动的居民家骚扰电话不断,一会儿告诉你出新产品了,一会儿说公司药品打折优惠了,反正变着法儿地给居民打电话,社区这才知道这伙人义诊的真正目的。赵主任说,药品经销商经常打着老龄委、老年学会、社区康复中心的旗号来社区“买”居民电话,现在已引起很多社区的警觉,和兴办事处就曾要求本辖区各社区禁止开展类似的义诊。
对于那些已经被卖药者登记入册的居民,他们也有自己的防范高招。家住融府社区的商大娘为防止骚扰电话打入,特意将卖药者打来的电话写在纸上,张贴在家里,告诉家人不要接此号码的电话。商大娘说:“有些居民的防范意识比较差,社区应该承担起保护居民的责任,不要为了赚取几十元的场地费而让经销商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