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5日讯 “真是胡闹,我儿子竟然在网上结婚了。”3日,家长赵先生在自家电脑里看到了一张“结婚证”,上面赫然印着自己16岁儿子和一陌生小女孩的照片。面对父母的责问,儿子却坦然地说,这是网络上正流行的“网络结婚证”。
赵先生说,儿子读高二,学习成绩一般,升入高中后,就爱到网吧打游戏,为了将孩子留在家中,赵先生买了电脑,让儿子在家里玩,没想到,儿子在网上除了打游戏,还结了“婚”。
4日,记者与赵先生的儿子晓刚(化名)取得了联系。晓刚说,结婚证上的女孩网名叫“桃子”,也是一名高中生。他们两个人是在打传奇游戏认识的。两人在网络上相处得很融洽,感情也迅速升温。去年8月份他们决定“结婚”,于是,“领结婚证”、“操办婚礼”、“买房”……晓刚说,他们“结婚”那天很热闹,传奇游戏里所有的朋友都“到场”祝贺了。“婚后”生活让他感觉很幸福,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看自己的“小家”,做做“家务”,有时也在网上买一些虚拟商品。
“我爸爸有些大惊小怪,现在网络婚礼在同学们中非常流行。”晓刚说,在网络社区里,婚礼是一项付费业务,举行一次婚礼的花费在10元至50多元人民币之间,关键看选择什么样的规格。婚礼的付费有三种付费形式:男方付费、女方付费和双方平摊,但是要求至少一方的社区账户上有“金币”才能举办婚礼(“金币”是通过人民币购买得到的)。
看着电脑上红色的网络结婚证,赵先生特别担心儿子的学习会受到影响。对此,家庭教育指导师何彬认为,“网婚”如同小孩玩“过家家”游戏一样,是现实情感生活的一种调节,但青少年“网婚”引发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从心理学角度看,“网上结婚”是一种有意识的“角色扮演”,它包含了所有的婚姻要素,却单单不需要承担责任。“网婚”很容易导致对婚姻真实意义的曲解,对青少年今后人生的价值观、审美取向和人生观将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参与“网婚”的孩子,家长应加强劝解和疏导,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给予孩子感情上的关怀,多帮助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