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3月20日电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迎来从黑龙江省鸡西市田间走出的10位农民“博士后”,农民科技带头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技实训项目启动。
据介绍,农民科技带头人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接受实训活动由黑龙江省人事厅、东北农业大学和鸡西市人事局联合组织,农民“博士后”培训在全国尚无先例。博士后专家将与“进站”的农民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开展,培训的内容将根据农民自身的需求设定,并以农业生产实际操作为主。
黑龙江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栾生德介绍说,“农民博士后科研实训”活动将在今后5年中,每年选送一批农民科技带头人进站实训。黑龙江省相关博士后流动站和重点实验室的检测仪器设备、研发孵化手段等宝贵的科研设施将展示介绍给农民朋友,直接为农民服务,以实现加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新型农民的创新培养方式。
农民科技带头人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接受实训活动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动开门招收农民进站参加实训活动,又是博士后专家主动将科研成果无偿向农业生产一线转化,把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上。这一行动将对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黑龙江省人事部门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方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全向设计,主动参加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2007年,黑龙江省在全国首创了10家博士后农家科技园,率先在农业高端人才和农户之间搭起了农业示范、科技推广、技术创新的平台。
黑龙江省博士后高层人才与农民的对接有效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初步形成了以技术指导、技术帮扶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截至2007年底,黑龙江省已设立1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3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