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1日讯 今年,黑龙江省非公经济确定了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新思路。黑龙江省将重点培育一批小企业,扶持一批成长性中小企业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做专一批专业化配套中小企业,提升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0家,使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
继续在城镇和农村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活动。具体措施包括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推进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工作的决定》,协调落实有关创业基地扶持资金和创业服务补助资金,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同时,调整省级重点扶持亿元以上骨干企业名单,积极扶持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管理科学、资本运作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组织有关机构开展管理咨询试点工作,帮助企业研究制定发展战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选择一批重点企业推荐给金融和担保机构,在融资上给予重点支持;对成长性企业优先进行信息化建设支持和服务。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在重点产业集群或产业集中区,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各类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带动农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块状经济”发展。
积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围绕石化、汽车、飞机、电站设备、重型机械等黑龙江省优势产业的零配件加工和延伸加工发展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的配套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群体,推进农产品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