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求职者的酸甜苦辣:45岁以上有两把刷子的很牛
2008-03-21 11:09:0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于博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讯 春天,劳动力市场人潮涌动,众多求职者希望靠吃苦耐劳的资本,在这里寻找新生活、新梦想。记者跟随几位求职者经历感受劳动力市场的酸甜苦辣。

  抢不过年轻人的无奈

  12日9时许,道里区抚顺街一处自发零散工市场

  “老板,要普工吗?”从通河来的李国奎已经在劳动力市场门口等候十几天了,这样的话他不知问了多少遍。记者发现,人群中像李国奎这样年过45岁的人不在少数。这些天,老李也到物流公司、涂料厂和门窗加工厂等企业去“试工”,但都没有合适的。“我年纪大了,又没有文化和技术,只能干体力活,可劳动时间太长,我又吃不消。”老李酸酸地说:“现在的年轻人也想挑点轻松活做,总跟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抢活干。”老李蹲在门口,一看到有人来招工就冲上去问,结果都是无果而返。

  记者手记:老李的无奈,来自企业对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据市人力资源市场姜有志科长介绍,目前失业、待业人员找工作以普工为主。在庞大的求职群体中,40岁以上的占求职者的50%以上,70%的人学历在高中以下,技工不足求职者的10%。求职者至少有70%以上没有一技之长。

  “我有技术不用愁”

  12日13时,道外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在密密麻麻贴满招聘信息的墙上,姜师傅正在白纸黑字中找工作,因为他对已有的工作状况不太满意,怀揣电工证,他想为自己找份更好的工作。姜师傅说:“前两天,一家散热器修造厂答应录用我,但是活儿太累。我有证书、有经验,不怕找不到好工作,想多比较比较再定。”下午1时,姜师傅看到一家维修厂的招聘信息,厂子的规模和待遇他都很满意,跨上自行车,姜师傅赶赴这家维修厂去了。

  记者手记:手上有两把刷子,还怕找不到工!这是姜师傅的潜台词。

  据道外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经理赵冷介绍,该中心有近3000个机械加工类技工岗位常年虚席以待,其中,优秀的车钳铣刨技工的工资达到4000元以上。

  找工作为的是学技术

  15日14时,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市场

  22岁的袁秀秀对接待人员说:“我就想找个有实力的大企业,能学技术的地方,哪怕苦点累点,一开始工资少点都没关系。”

  秀秀对记者说,她的姐姐已经在哈市一家大型食品企业工作半年了,公司三险全交,包吃包住,还能学到数控操作技术,她羡慕极了,也想去这样的企业边工作边学技术,秀秀对未来满怀憧憬。

  记者手记: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市场姜科长介绍,现在,绝大多数的年轻待业者找工作时更注重能学到一技之长的机会,有时候并不是十分计较试用期的待遇,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关注企业的发展潜力,这些表明,年轻人找工作已经表现出理性。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