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兰西县奋斗中学,05级中文系的庞博在上语文课 |
东北网3月30日讯 题:农村娃对话大学生——绥化学院“顶岗支教”开创支援农村教育新模式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印蕾
绥化学院开展的实习支教工作,在全省乃至东北三省开了先河。
所谓实习支教,又称“顶岗实习,双向培训”,是指师范生到乡镇中小学校承担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两个学生以“滚动式”实习支教,完成中小学全年的教学任务,顶替在编(或缺编)的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从事课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被顶岗的教师,免费到绥化学院接受系统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训练。
2007年7月和2008年3月,先后有两批340名师范生赴绥化市兰西、望奎、明水等八县一区的81所中小学开展了实习支教工作,活动的收效,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包括这项工作的发起者绥化学院院长庄严,也想不到会达到这样的效果。
2007年8月19日这天下午,带着学校领导、老师的信任和希望,告别了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他们离开生活了三年的母校——绥化学院,踏上了去往支教学校的客车,走向基层。
建校20年来的第一节音乐课
04级音乐系的黄静,支教的学校是庆安县建民中学。这个23岁的女孩肯定想不到,她在这里上的第一堂课改变了这所学校的历史。由于此前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黄静上的这堂课成了这所学校建校20年来的第一堂音乐课。
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没有城市课堂所需的多媒体、音响设备,黄静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给学生们带去最美妙的音乐。拿出自己的mp3给学生们展示音乐家的图片,播放音乐课本里提到的曲目让学生们欣赏;利用学校仅有的一台旧电子琴和学生们以做游戏的方式互动授课。一起到这所学校支教的同学中有美术专业的,黄静请他帮忙画了七张画,画上是七个小矮人,黄静在这些小矮人的衣服上写上了“1到7”7个数字,分别代表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上课时,他让学生走到讲台前把七个唱名、音名贴在七张未按顺序排列的画下面,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黄静说,就连平时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也喜欢上了音乐课。
国庆节前夕,黄静组织全校师生举行了“庆十·一”文艺汇演,“我要让孩子们自己登上舞台展示他们平时被束缚的潜质”,黄静说,“那天,掌声、喝彩声不断,那种热烈的气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难忘”。
像黄静的到来一样,很多支教生在他们的所在学校上了学校历史上第一堂美术课、第一堂体育课。即便在学生们的熟悉的语文、政治课上,除了正常向学生们传授书本知识外,这些支教生还会在课堂上穿插介绍城市的游乐园、博物馆,帮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师资薄弱,支教生的到来给我们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庆安县丰田中学的校长颜章如是说。
俺也知道了“十七大”
![]() |
支教生“十七大”精神宣讲进农村 |
2007年10月29日,兰西县长岗二中的多媒体教室里挤满了人,04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的李敏在这里为全校师生作十七精神辅导报告。除了介绍大会主题,针对农村实际,李敏特别把报告中涉及的三农问题及民生问题着重进行了讲解。教室里经常响起阵阵掌声,报告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与此同时,这个由实习支教生组成的32支宣讲小分队,也活跃在各自支教学校所在的乡镇村屯,支教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富民政策送到农民的热炕头。在兰西县远大二中支教的张峰兰、王国东走进农户家,他们和农户边扒苞米边聊天,从眼前这堆苞米的收益讲到党的惠农政策。在望奎县灯塔中学支教的陈俊杰、安莉、王剑平来到惠七乡政府,和乡干部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交流。
庆安县丰收乡丰收村村民王树林说,“听了这些学生们的介绍,俺也知道了‘十七大’,知道了中央免除农业税、‘一免两补’这些对我们农民有好处的政策,觉得以后生活的更有底了。”
学生们终于能动手做实验了
![]() |
绥化学院帮助兰西县平山二中援建的理化实验室 |
实习支教工作进行过程中,绥化学院的院领导及教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会经常深入各支教点实地走访,了解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听取支教点对支教生的意见和要求。
肇东市涝洲镇中学缺少课外书,学院送上300册图书;兰西县远大二中教室的没有窗户,学院送上2箱玻璃;望奎县后三乡中学、惠七中学的教师没有暖气,学院送上了一百吨煤……在为各支教点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学院还向这些学校提供物质支持,帮助这些乡村学校改善教学条件。
在学院的帮助下,庆安县的发展中心校和丰田中学、兰西县的奋斗中学和平山二中四所学校还建起了理化实验室和语音实验室,平山二中的化学教师晏德有激动地说,“我教了二十年化学,一直都是用嘴说实验,在黑板上画实验,今天终于能让学生们动手做实验了”。
农村教育观念的革命
支教生所到之处,学生们说,“我们老师知道的很多,我最愿意听老师给我们讲城里高大的图书馆,先进的电子设备,我以后也想像老师一样,考上大学,知道很多的知识”。
家长们说,“看着那么多大学生来教俺家孩子,俺就是打心眼里高兴。”
支教学校的老师说,“这些实习支教的大学生工作积极热情,他们有朝气,他们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对我们这些老教师的影响也很大”。
在黑龙江省高师院校实习支教研讨会上,绥化学院的实习支教工作同样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绥化学院的实习支教工作解决的不仅仅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最核心因素——师资问题,作为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大学生,他们到乡村学校任教,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将带来农村教育观念的革命,能够为农村的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能让农民看到希望。”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敏等与会代表这样评价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