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找保姆比找对象还难 业内:互相理解双方受益
2008-04-02 10:33:5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剑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日讯 为了找一个合适的保姆,市民杨先生已经跑了10多次家政公司,电话打了几十个,可还是没有选到满意的。眼看着家政公司里坐着一排排的保姆,可自己就是雇不着,杨先生感叹:找个保姆比找对象还难!

  “相亲”:保姆用户互相挑

  杨先生对记者说,自己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想找个干净利索的人儿,帮助做家务,一周可以休息一天,平时做三顿饭,每月500元钱。本以为这样的条件很好找,可到了家政公司,工作人员将他家的情况公布后,坐在大厅里等活的几十名保姆无一心动。究其原因,一位保姆含糊地表示:价钱太低了。此后,杨先生多次用电话询问,公司都表示没有找到合适的。第四次去家政公司时,杨先生主动将报酬涨到了600元,好不容易有一位保姆感兴趣了,可对方一听说他家房子100多平方米,立即表示“活太多了,不好干。”一周后,杨先生接到家政公司的电话:已帮他物色了一位。他兴奋地赶到公司,上下打量了一番保姆,感觉形象不好,年纪偏大,尤其是听说她不擅长做饭后,无奈地放弃了。

  “相处”:缺乏宽容互相“炒”

  算上刚刚辞掉的这个保姆,市民赵女士已经在短短一年内更换了11位保姆,每位保姆在她家中工作平均不超过一个月,最频繁的一个月里她辞掉了3位保姆。赵女士“炒”保姆的理由往往很简单:做的鱼香肉丝不好吃、浴缸刷得不彻底或是接电话次数过多。她认为,自己掏了钱就要享受到保姆高质量的服务,稍有不顺意就将保姆辞掉。

  保姆李大姐干这行已经3年了,她在用户家干得最长的也没超过两个月。用户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吃水果时没有给她拿,李大姐都感觉这是对自己不尊重,给多少钱都不干了,立即“炒”掉用户。

  业内:互相理解双方受益

  对于保姆和用户之间互相挑剔、缺乏宽容的现状,家政公司也很无奈。报达家政公司有关人士称,近年来随着保姆市场的迅猛发展,保姆与用户之间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一些保姆身价看涨,开始挑活。同时,部分用户对保姆期望过高,或认为付了钱就要全听自己指挥,这些想法直接导致保姆和用户之间的签约率降低。保姆和用户应互相理解,多些宽容,共同促进保姆行业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