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专家支招儿农民工要学会远离“招聘陷阱”
2008-04-10 10:26:13 来源:东北网-农村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0日讯 春节过后,又有一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目前,省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举办的“春风行动2008”促进就业招聘大会正在开展,为农民工朋友提供职业介绍服务。提醒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朋友,求职要到合法的职业介绍机构去,防范在求职时可能遭遇的各种“陷阱”。

  案例交完中介费不给找工作

  王某:前不久,我在某中介找工作,交了150元中介费之后,中介公司让我回去等信儿,并保证说一周内答复,目前已过去11天了,不仅工作没有找到,交给中介公司的钱也打了水漂。

  案例

  不签劳动合同工作没保障

  张某:春节后,我到大连找工作,在某处看到一则招聘广告,上面写“招聘装卸工,月薪1500元”,在报名时对方要求交了150元服装费和50元的押金,但是并没有签劳动合同。

  虽然活儿很快就分配了,但是3天后,我发现工作时间太长了,还跑了一次长途,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于是提出不干了,在向对方要求返钱的时候,对方声称是我先违约,不给退钱。

  案例交完抵押金公司“蒸发”

  何某:今年,我到哈尔滨市道外区一家商服应聘,午餐免费,工作15天后每天给2元钱的车费,但上岗前需交120元的抵押金,如果不干了公司如数退还。交抵押金后,指派我去公司的办事处上班。当天,我到了办事处,又交40元的胸卡费后,与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之后,又被指派与另外一名经理联系,这名经理一直以忙为由,拒绝让我上岗。两个月后,我再与该经理联系时,发现该经理的电话突然停机了。于是,我来到商服要求退还抵押金,被对方一拖再拖。春节过后,当我再次来到公司时,已人去楼空,门上贴着出租启事,我才知道上当了。

  专家支招儿

  农民工求职警惕“招聘陷阱”

  1、没工作,先收钱,如保证金、材料费、训练费、拍照费或意外保险费等。

  专家支招儿: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任何招聘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等行为均属非法行为。

  2、高悬执照,索取身份证明文件,蒙骗求职者。

  专家支招儿:和企业签合同时,求职者要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不要将重要证件作抵押,比如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印章等证件。

  3、巧立名目克扣薪资,或制定高额罚款,使薪水所剩无几。

  专家支招儿: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劳动者薪酬、待遇、维权等问题有所了解。

  4、高薪诱惑骗取抵押金,录用后不分配工作。

  专家支招儿:多种途径了解公司背景,正视应聘岗位,不要被高薪诱惑。

  5、应聘地点偏僻,办事程序不正规。

  专家支招儿: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发觉被骗,及时报案。

  6、提防“黑中介”。

  专家支招儿:农民工选择中介机构时,首先要看职业介绍所的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是否齐全。

  7、签合同时要擦亮眼。

  专家支招儿:现在,劳动者的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从事建筑、煤矿等行业的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内容,发现有“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安全,出现安全事故厂方不负任何责任”等条款时,千万不要签。

  举报电话

  哈尔滨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12333

  道里区84515477

  道外区88344210

  南岗区82543276

  香坊区82103637

  平房区86501665

  松北区88107360

  呼兰区57335881

  阿城区53721140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