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4日讯 银行存折在黑龙江,可是银行存款却在异地被领走。来黑龙江打工的小蔡很是疑惑,自己从未将银行账号和密码告诉任何人,而存折里竟有一万五千块钱不翼而飞了。
小蔡是一年前从湖北来密山市打工的,他把打工挣来的全部积蓄存在了鸡西市农业银行。今年,回家过春节时,小蔡在湖北农行取了1000元钱,却发现原本应剩下的20000元只剩5000多了。小蔡以为是湖北农行的人弄错了,也没在意。因为存折是在密山市农行办理的,湖北当地的农行无法显示账号的明细单。
春节后回到密山,小蔡依然得到相同的结果,少的15000元钱是在春节前20天被提走的。小蔡找到密山市农行,银行通过明细单发现,2008年1月17日当天小蔡的帐号共有八次提款,第一次是1000元,此后七次每次2000元,共计15000元钱。而且提款人是通过自动提款机,使用银行卡正常输入密码的情况下,在黑龙江省以外的地方将钱提走的。而这一天,小蔡还在密山的新楼里干活,根本没离开黑龙江。
密山市农行的工作人员分析,小蔡的钱被盗取存在两种可能:一个是克隆卡,一个是自己的家人或朋友。而小蔡说他从未将存折密码告诉过任何人,况且钱是通过省外的自动提款机提走的。而提款所需的银行卡当时还在密山,所以第二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此,密山市农行的工作人员提出,小蔡的信用卡被克隆了。
目前,小蔡已向密山市公安局报了案。但公安人员表示,如果要查找源头,需要到上海查中国农业银行的原始数据。而即便查到了原始数据也无济于事,因为提款机的录像存储时限为一个月,而报案时间距事发时间已超过了一个月,所以通过提款机监控录像破案已不可能。
揭秘如何盗取银行卡密码
其手段主要有两类:一是盗密者用眼睛直接在操作台偷窥储户输入的密码;二是在自动取款机上设置微型录像机,或者用望远镜把输入密码的过程拍摄下来。
对于从未使用过的存折和卡的账号,盗密者一般会隐藏破译。
如果密码为123456或者六个8、六个6,就很容易被破译;还有把读卡器偷偷嵌入在自动提款机上,储户将银行卡塞进提款机时,卡中信息也记录在了读卡器之中;三是黑客破译。
新闻链接
新华社3月22日曾报导过郑州一储户的34.9万元存款被人通过网上银行盗走,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法院一审判银行赔偿储户的所有损失。
张磊是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某企业的负责人,2006年10月,他在某银行开通了网上银行。2007年9月17日,张磊在该存折上存了30余万元。当天下午2时许,当他到银行取钱时,却被告知账户上只剩560元。经询问,原来是自己银行卡上的存款34.9万元被别人转走支取了。在发现自己的存款被转入姓名为丁嘉伟的借记卡上后,张磊曾多次要求支取存款,但均被获嘉县某银行拒绝支取。为此,张磊认为银行违反了其及时支取存款的合同义务,而基于此造成的损失被告应承担赔偿的违约责任。2007年11月8日,张磊将某银行获嘉县支行起诉到获嘉县人民法院,请求支付存款34.9万元及相应利息。
获嘉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张磊在被告处开户,并注册办理了电子银行用户,双方即建立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被告在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中,负有及时支取存款的义务。而本案中,被告在没有证据证明,张磊存款被窃取的原因属于张磊泄露了客户证书及相应密码的情况下,其仍应承担及时支付存款的民事责任。
获嘉县人民法院宣判,被告某银行获嘉县支行于判决生效后三日内给付储户张磊存款349000元及自2007年9月17日至判决确定的给付存款日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的相应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