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4日讯(刘锐 记者杜筱) 哈尔滨一项针对儿童被动吸烟情况的调查令人担忧,在随机访问的80名儿童中,被动吸烟率达到82.5%。专家呼吁,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
4月15-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今天从黑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的了解到,黑龙江省的肿瘤发病率已经从五年前的150/10万,上升到了现在的250/10万,也就是说,我省每年新增肿瘤患者近十万人。烟草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问题之一,也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哈尔滨一项针对儿童被动吸烟情况的调查令人担忧,在随机访问的80名儿童中,被动吸烟率达到82.5%,而43%的癌症病例可以通过儿童时期养成的健康生活习惯来预防的。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一病房主任陈公琰教授呼吁,全民戒烟,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吸烟危害有目共睹
有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烟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总量的1/3以上,吸烟者约有3.2亿,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的疾病近100万人,到2020年我国每年将有2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据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一病房主任陈公琰介绍,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细胞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患食道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患膀胱癌的几率要大两倍;患心脏病的几率也要大两倍;怀孕妇女流产机率比不吸烟妇女大两倍,而且更容易产下早产儿或体质衰弱的婴儿,吸烟妇女所生的婴儿在产后的死亡率,比不吸烟妇女所生的婴儿大约高30%。
被动吸烟更可怕
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即吸烟者吸入口内的烟),和支流烟(即烟草点燃外冒的烟)。支流烟比通过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分更多。当然从支流烟中冒出来的烟在空气有所冲淡,实际上被动吸入的烟总比吸烟者吸入的少些。可是,在全国吸烟者已达3亿多人的形势下,很少有人能摆脱这种烟雾的袭扰。据计算,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不吸烟者1小时内吸入的烟量,平均相当于吸入1支卷烟的剂量。
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定为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所谓被动吸烟是指亿万不愿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的夹有大量卷烟毒性物质的空气,可能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承受与吸烟者相似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烟雾,因而成为被动吸烟者。
教育为先,可防儿童受烟害
防止新烟民的出现,关键在于父母表率。父母主动戒烟实际上是无声地向孩子表示吸烟是一种恶习,从而有利于引导孩子也不要学吸烟。当然,家长戒烟也并非易事。那些一时还难以戒烟的幼儿童家长,即使自己还在吸烟也应努力防止孩子步其后尘。例如经常在孩子面前讲吸烟的害处,在外面的公共场合里尽可能带孩子到非吸烟区,以及禁止任何人在家中吸烟等。这些都有助于防止孩子被动吸烟,并提高孩子对吸烟的反感,从而避免他们长大后也养成吸烟的习惯。
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口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9%,其中男性为61%(2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高达68.9%),女性为7%,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中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仅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因此,陈公琰提醒,要教育儿童从小便充分认识到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是一种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吸烟者应从现在做起,提倡全民戒烟,还儿童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