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5日讯 4月15日至21日是第14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记者从省、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了解到,哈尔滨市近十年来市区癌症年平均报告死亡率在150/10万左右,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0例,其中肺癌死亡率居各种癌症之首。
癌症死亡者三成是烟民
据全国流行病学哈尔滨调查点数据显示,吸烟者患癌可能性高于不吸烟者10倍。研究表明,80%以上的癌症是因环境及生活方式所致,而吸烟是最危险的不良习惯,在死于癌症的各种原因中,吸烟占22%—38%。
据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内科一病房主任陈公琰介绍,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患食道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患膀胱癌的几率要大2倍;患心脏病的几率也要大2倍。而大量吸烟的人,心脏病发作时,其致死的几率比不吸烟者大很多。
八成儿童被动吸烟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日前专门针对儿童被动吸烟情况作了调查,在随机访问的80名儿童中,57名孩子在家庭中有被动吸烟史,还有9名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经常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率高达82.5%。据计算,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不吸烟者1小时内吸入的烟量,平均相当于吸入1支卷烟的剂量。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即可视为被动吸烟。
据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有关专家介绍,日常所说的“二手烟”实际上由两种烟雾构成,一种是吸烟者呼出的烟雾,称为主流烟;一种是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称为分流烟。分流烟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比主流烟含量更高,如一氧化碳,分流烟是主流烟的5倍;在亚硝胺(强烈致癌物)方面是50倍。其他许多有害物质,包括有致癌作用的硝酸氨等在支流烟中浓度也比主流烟中的多。
陈公琰主任提醒,家长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讲吸烟的害处,在外面的公共场合里尽可能带孩子到非吸烟区,以及禁止任何人在家中吸烟等。
四成癌症可从儿童预防
有关统计表明,烟草、不良生活习惯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显著增加,正在造成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上升。陈公琰主任介绍说,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而预防的首要步骤是普及肿瘤防治的科普知识,提高人们对癌症的重视程度,这都需要从娃娃抓起。来自国际抗癌联盟的有关数据表明,43%的癌症病例可以通过儿童时期养成的健康生活习惯来预防,也就是说,在儿童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有助于预防长大后患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