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看哈尔滨火车站服务质量
2008-04-19 13:38:4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玉皓 陈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9日讯 题:擦亮老品牌,打造新名片--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看哈尔滨火车站服务质量

  如何让老品牌服务具有时代气息?哈尔滨站尝试着为过去受旅客欢迎的老品牌注入新元素,使之焕发出时代的光泽。

  给老品牌注入服务新元素

  软席候车室是哈尔滨站的老服务品牌,近年来,他们不断从人文关怀上增加服务新元素,让旅客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关心与体贴。细心的人们会发现,现在的软席候车室内设置了主要到站天气预报揭示板,提醒旅客旅行到站增减衣服;卫生间增加谨防漏乘温馨提示小标语,提醒旅客准时乘车;印制了重点旅客服务卡《爱心接力棒》。一个俄罗斯女旅客,由于语言障碍,乘车发生困难,软席客运给她填上服务卡《爱心接力棒》送上了车,车长看了卡片,一目了然,需要服务情况清清楚楚。这位旅客感动得在一张纸条上用俄文写到:“哈尔滨好,哈尔滨车站更好!”2007年,软席班组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以形象大使而名声大振的出口班组是全路惟一的迎宾礼仪队伍,他们在细微服务之处动了不少脑筋:在出口设置扩音设备播放安全注意事项和出口验票前的有关提示,让旅客在出站整个过程中都感觉到一种人文关怀;针对旅客到站就非常急切出站心情,开展快速让旅客出站攻关,现在旅客出站速度提高了1/3,旅客满意度明显上升,从去年第六次大提速后没发生一次旅客投诉事件。出口班组将提高对重点旅客服务的满意率作为小组攻关课题,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成果奖。

  军人候车室针对不同层次旅客需求,开辟了“休闲驿站”。今年2月份,内蒙古驻军的几位军人前来候车,他们下着象棋,周围站满了候车的军人支招助威,乐在其中。他们写下了这样的留言:“休闲驿站”让我们仿佛在军营一样,这是我们最快乐的一次候车。

  根据旅客需求创建新服务品牌

  第六次大提速后,哈尔滨站盯着旅客新需求创建新服务品牌,率先成立了以全国劳动模范朱莲香名字命名的爱心服务队。这是全路第一支客运专职爱心服务队,专门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需要特殊照顾的旅客提供进站上车的特殊服务。

  爱心服务队一成立,立即成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需要特殊照顾的旅客的“亲人”。去年7月,一位东宁老人因患肿瘤来哈尔滨救治,在返程的时候由于一尺多长的刀口未愈合,老人行动艰难,怎么上车,家人一筹莫展。爱心服务队人员见状,主动询问情况,迅速推来轮椅,一直将老人送上列车。

  今年3月初,爱心服务队人员乔晓鸣接到电话:“阿姨,我明天去哈尔滨继续治病,你能接我吗?”“放心,阿姨一定接你。”这是一个患肿瘤病十多岁孩子,家住讷河。初次来哈尔滨治病时,乔晓鸣曾为他服务过。这次来哈尔滨,孩子点名让乔晓鸣接他。现在,爱心服务队人员的手机都很忙,经常接到那些被服务过的重点旅客电话,预约为他们服务。

  目前,爱心服务队提炼出了主动服务、预约服务、延伸服务、慰藉服务、拓展服务、交接服务、全程服务、网络服务8种服务法,并购买了毛毯、交通图等,不断拓展服务项目。

  打造哈尔滨站新名片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哈尔滨站通过选树个人服务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感召职工,形成了宣传一个典型、教育一个班组、影响一个车间的标杆效应。

  哈尔滨站先后选树了自立高标、勇争一流的软席班组值班员曹进,善于质量管理,奋发有为、无私奉献的出口值班员刘剑,勇于挑战自我、刻苦钻研业务的售票值班员朱聪研,宁可千辛万苦、保证列列水满的上水工曲伟红等一大批优秀典型,并利用演讲报告、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典型精神,让这些已经成为哈尔滨站“名片”的人物,带动出更多的新“名片”。

  哈尔滨站在选树了典型后,更注重抓典型示范作用及职工群众学习典型实效性。“耿跃海散流疏导法”、“贾桂荣排尾宣传引导法”、“卢滨快速售票法”等服务技巧被广泛推广普及,影响着更大的职工群体。

  典型示范作用的发挥,为哈尔滨站擦亮服务品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一名职工就是一面旗帜、一张名片、一个品牌的氛围正在哈尔滨火车站形成。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