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强 摄
东北网4月24日讯 “能遇上张临友医生是我人生的一次幸运。”来自肇东农村19岁的学生李松说。
今年春天,李松突然发起高烧,他在乡卫生院、县医院、市医院等多家医院辗转治疗一个月,用了大量抗生素,花费数万元,仍高烧不退。4月初,家人带他来到哈医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张临友通过仪器看到他纵隔中有一巨大肿物,诊断他患有纵隔结核。张临友立即采用纵隔镜技术为他实施了胸外科微创手术。手术费用只花了几百元,4天后,李松就出院了,现在已回到了课堂。
哈二院胸外科主任张临友,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名胸外科专业博士生导师,是东三省唯一一名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的青年常委。20年来,他将西方一家医院的院训——“我们的使命是生命”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用高超的医术和自觉坚守的职业道德,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从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第一天起,张临友就在想,如何在救死扶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1999年,张临友考取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并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和肿瘤研究所完成博士论文,同时完成胸部微创手术及心肺移植的培训。2002年博士毕业回国后,基于对微创外科深刻的认识,张临友在省内率先利用胸腔镜和纵隔镜技术开展了胸外科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张临友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可早日恢复活动并能有效排痰,从而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在减轻患者肉体痛苦的同时,张临友也在想,医生不但要尽自己所能,为患者看好病还要让患者看得起病。为此,张临友在手术中,从不用昂贵的进口器械。用普通的手术器械,虽然增加了手术的技术难度,但却可以为患者节约手术费用1万元左右。同时,他还要求全科室,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一定给病人用常规药品。作为全国知名的胸外科专家,他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的机会很多。但科里的医生和患者都知道,不管去哪里,他都会从病房出发;不管走多久,他回来的第一站就是病房,看到的第一个人一定是他的患者。每天都与鲜血和创口打交道的张临友,却让患者在他的身上读到了“妙手仁心”这个温暖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