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8日讯 他罹患重病,却终日为农民脱贫致富寝食难安;他久处乡镇,虔诚地描绘着新农村富足和谐的明天。他就是省十佳公仆、海林市二道河镇镇长王培杰。
“带领农民致富,要下笨功夫,也要会使‘巧劲’”
2006年11月,王培杰当选海林市二道河镇镇长。
二道河镇是因建设莲花水电站形成的移民乡镇,人多地少土质差,农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要当好这样一个家不容易,更何况,此时,王培杰已经被确诊为尿毒症。
然而,王培杰二话没说,背上一兜子药就上任了。
走村进屯摸“家底”,王培杰有自己的招儿:进村先不找村干部,一看房子盖得最好、院子最整齐干净的人家,二看房子破、院子小的人家。一穷一富、一看一唠,村干部称不称职,群众心里想些啥,就全清楚。
二道河镇农民致富门道少,全镇90%的农民都在地里刨食吃,为此,王培杰在发展“一牛一菌”上做起了文章。
抬头就见山的二道河,林木资源丰富,同时还邻近龙头企业,发展肉牛养殖很有潜力。
让摸惯了锄头的农民,挥起牛鞭子,王培杰找专家问能人,自己先学会念起了“牛经”。靠着这股韧劲,王培杰打动了镇里养殖小区的外来养殖户,小区不仅向参观学习的农民“全天候”开放,还担负起了全镇肉牛养殖示范户的技术指导、防疫等工作。当年,全镇的肉牛养殖示范户们人均增收2000多元。
有近20年乡镇工作经验的王培杰更看重的是二道河镇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道村的于忠臣提出了租用示范小区的闲置牛舍养殖百头肉牛的计划。不少人都认为一下子就养这么多,风险太大。可王培杰感到,小区养牛是今后肉牛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大力扶持。王培杰先后五次跑市县农信社,为于忠臣争取来了贷款。去年,于忠臣的肉牛出栏后,不仅还清了当年的贷款,还赚了四五万元,一下子成了全镇肉牛产业致富的“形象代言人”。
在王培杰的诚意感召下,养殖场成为了示范小区,全天候向参观学习的农民开放。
二道河镇的食用菌有一定的基础。今年,王培杰开始推广起了“地栽香菇”,这是一项在玉米地里套栽香菇的新技术,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土地收益,还能带动整个二道河镇食用菌产业的提档升级。同时,王培杰正积极引导菌农搞订单种植,走“龙头企业+协会+菌户”的产业化路子。
搞示范、育大户、引技术……两年多来,王培杰在二道河镇做的,都是为农业产业化打底子的事情,不太显山露水,但却是要咬紧牙关的重活计。
“给农民办事,不仅事要做实,心要热”
“新时期乡镇工作是啥,我看就是服务,说白了就是围着农民转,领农民干。”这是王培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二道河镇永兴村林海屯,由于人多地少,十几年没有放过一个宅基地号,有的村民为等地盖房子硬是从结婚等到了孩子上初中,可村里的30亩地被林业工人耕种了十来年。
王培杰让人仔细确认了这块地的归属权和建设预留地的性质,还让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大家表决。
收地那天,村民和林业工人产生了对峙。关键时刻,王培杰迎着不友好的目光站了出来。“按国家规定,开垦三年以上的荒地要无偿返回,这地村里是收定了。”“农民没了这块地连娶媳妇都难,既然地已经种了,让村里多少给点补贴,你们看行不……”
据理力争和掏心窝子的话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拖了十多年的林农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镇长肯为咱老百姓的事碰硬、撑腰、说话,二道河镇的乡亲们有事更愿意找王培杰了。办不下贷款找他,车被扣了找他,甚至夫妻吵架闹矛盾也找他……王培杰干脆建立了镇政府24小时值班制度。
常会听到人说,培杰是个干事的人、培杰是俺的好兄弟。说这话的有乡镇干部,还有众多的普通农民。
新山公路,这条在海林市地图上细得像根线的乡级公里,在新安镇农民心中大得像片天。为修通这条路,当时作为修路总指挥的王培杰发动农民自筹了5.5万方沙石。路修了两年,王培杰体重掉了近10公斤,血压却“长”到了180。
2002年,6公里的新山公路打通了,至今仍是海林市质量最好的通乡路。一辆辆运输车直接停到门外,一袋袋山货搬上车,上万户农民实现了多年守着家门口卖粮食的梦想。
“只要能坚持住,我就要领着乡亲们走下去”
心里装着农民的王培杰,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并不高。
30块钱的棉皮鞋、50块钱的裤子,作为镇长的王培杰一穿就两年。去年,王培杰被评为全省十佳公仆,到省里出席颁奖大会,穿的就是这样的一身“行头”。
他身边的人都知道,和王培杰出门挺遭罪。办事,他很少打车;住宿,他总是找最便宜的招待所;吃饭,二三十元就对付一顿。
王培杰生病后,很多老乡都急得不得了,听说玉米胡子治肾病,大家就洗干净送到王培杰家里。
病情加重也放不下镇里的工作。
王培杰生病后,海林市委、市政府对他给予了特别的关怀,全额报销王培杰的医药费。即使这样,到外地看病,王培杰还是能省就省。做治疗,他选择了一家价格偏低的医院,做透析要打血红素,在医院买一支要47元,王培杰就到药店批发,一支还不到30元。为了减少透析后的痛苦,医生提供了多种辅助治疗手段,王培杰选择了最省钱的一种——汗蒸,花4元钱到浴池边喝水边蒸桑拿排汗排毒。
王培杰总是乐观地说,工作也是药,忙起来不去想,也就觉得自己没病了。只要身体能坚持住,我就要领着乡亲们走下去。
他说,我深深地爱着二道河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