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7日讯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团队,他们虽然平均年龄超过70岁,却是一个战斗的集体。黑龙江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汗水,闪烁着他们的智慧光芒:《关于将黑龙江省四煤城整体建成煤炭循环经济区的建议》提出后,构筑东部煤电化基地被纳入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关于保护东北黑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椴树资源的建议》提出后,椴树成为保护区内禁伐树种。2003年至今,他们为省政府呈报《参事建议》70份,件件得到省政府领导的批示。栗战书省长对这支队伍称赞有加:“老牛已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个团队就是省政府参事室。
秉公参政“智囊团”作用日益凸显
2004年,82岁的于世春参事和另外3位参事不辞辛劳,深入到绥化、海伦、穆棱、青冈等市县,走访了8个乡镇、12个村屯,了解到人地矛盾、种粮直补空头矛盾、乡村债务等问题,呈报了《关于黑龙江省“一免两补”政策出台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许秀文、蒋先华、魏荣年、杨传璧、张瑜几位年龄均超过70岁的参事,2005年先后深入鸡西、鹤岗、双鸭山等地,历时12天,日行300公里,对黑龙江省煤炭经济发展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将黑龙江省四煤城整体建成煤炭循环经济区的建议》。当时栗战书副省长批示:“建议四大煤城的发展,作为下半年省政府的一个重点课题。”如今,构筑东部煤电化基地与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经济区、沿边开放带一同被编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魏荣年、蒋先华、许秀文3位参事深入黑龙江省东部6城市进行调研,呈报了《关于推动黑龙江省东部行政区域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建议》,列举了各行政区域因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导致经济运行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打破边界墙、实现八个一体化、实行行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体制的对策方略,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坦诚进言做好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
“做参事,要敢于报忧,说出别人不敢说的事。特别是要做好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许秀文参事深有感触地说。作为省长的“智囊团”,参事们不但为省里的经济发展建设出高招、献良策,同时还针对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及时向省政府反映社情民意。
2003年,针对省森林植物园生态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破坏,哈尔滨市政道路建设随时可能穿园而过的情况,许秀文参事呈报了《关于以立法的形式保护省森林植物园的建议》,受到省长的关注,省人大对植物园进行了立法保护,有关部门投入2100万进行改造。如今,植物园已成为哈市重要景观,是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005年,于世春等7位参事了解到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条件简陋,很多重病患者因床位紧张不得不在走廊加床的实际情况,撰写了《关于改善肿瘤患者就医难问题的建议》,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责成有关部门落实解决。之后,崭新的肿瘤医院住院大楼建成使用。
辛勤努力“有为”换来“有位”
做了12年参事的蒋先华先生说,自己最深的体会是:有为,才能换来有位。做参事,何以不辱使命?惟有辛勤努力。《关于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有关问题的几点建议》、《关于推动黑龙江省东部行政区域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建议》等一批精品建议的背后,凝聚了长期奔波在一线的参事和工作人员的一腔热血和辛勤汗水。
在2007年底召开的全国参事工作会议上,黑龙江省参事室作为全国四个优秀典型之一,作了题为《参政咨询,打造精品,作用凸显,有为有位》的经验介绍。2008年上半年,省参事室形成的5份调研报告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赞誉。栗战书省长在《加快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保证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参事建议中批示:“建议很好,请在实施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中采纳。”吕维峰副省长批示:“参事的建议很重要,战书省长作了重要的批示,我们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杜家毫副省长在《关于参事调研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上签批:“感谢参事室和各位参事的辛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