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书写大爱的人——记救灾防病一线的忠诚卫士冯立民
2008-06-02 18:54:58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卫宪 杜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日讯 题:书写大爱的人——记救灾防病一线的忠诚卫士冯立民

  王卫宪 东北网记者杜筱

冯立民在做消毒的准备工作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千里之遥,龙江人守望相助。

  面对命令,挺身而出;面对挑战,不畏艰难;面对灾情,义无反顾。  

  “搞好消毒是灾区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我的身体没问题。”

  隐瞒着自己的病情,每天背几十斤重的喷雾器,逐段逐片进行消毒,一天下来要走几十里路程。

  几天来,黑龙江省赴四川地震灾区应急防疫队队员、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消毒所副所长冯立民就这样坚持战斗在震区第一线,过度劳累使得他因脑出血而病倒......

    隐瞒病情 从容出征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黑龙江省卫生厅党组立即部署省疾控中心和各地市疾控机构,组建了18支救灾防病应急分队,做好人员、预案、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时刻待命。首批奔赴灾区的救灾防病分队担负着特殊的任务,不仅要做好灾区一般的卫生防疫工作,还要探明灾区疫情形势,探讨灾区卫生防疫对策,为后续救灾防病队伍进入灾区奠定基础。

  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消毒所副所长冯立民和其他许多党员同志一起,积极请战参加首批救灾防病分队。

  有同志劝他:“你已54岁了,有多年的高血压病,而且面神经麻痹尚未痊愈,就不要去了。”

  “搞好消毒是灾区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我是消毒所领导,又是支部副书记,我不去,谁去?我的身体没问题。”冯立民坚定地回答。他找到领导,表明了奔赴灾区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阐述了在灾区开展消毒工作的初步打算。上级领导经过反复考虑,同意了他的请求。

  忙碌了一天的冯立民回到家中,面对当过多年内科护士长、时刻关心他健康的爱人,他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爱人默默地帮他打点好行装,装好了常用的所有药品,极力掩饰着对丈夫身体的担忧,亲切而郑重地对他说:“你是对的,放心地去吧,只要需要,我也随时准备奔赴灾区。但你一定要多注意身体。”

  5月20日中午,冯立民和黑龙江省首批救灾防病分队的19名同志,在省卫生厅疾控处长邢济春的带领下,面对赶来送行的领导和同事,铿锵有力地齐声宣誓:我们准备好了,坚决完成任务!

  一架腾空而起的飞机,载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飞向灾区。

    防疫任重 奋不顾身

  几经辗转周折,救灾防病应急分队于深夜到达了地震重灾区什邡市。那是个细雨绵绵的黑夜,随身携带的单人帐篷渗水漏风,大家只好和衣而坐熬到天明。看着残壁断垣的震情,看着翘首待援的灾民,冯立民和全体人员暗下决心,一定不辱使命,全身心投入完成工作任务。

  我省救灾防病分队负责什邡市方亭、皂角、回澜等几个重灾镇的防疫工作。那时灾区的一些工作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冯立民和全体队员在黑龙江省疾控处处长邢济春、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志敏和刘彦诚的带领下,夜以继日,多方调查联系,迅速摸清了灾区的基本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分片包干,每1~2人组成一个小组,使用自带的消杀灭器械和药品,深入到社区街道开展防疫工作,恢复和建立防疫网络。

  冯立民不顾年龄大身体弱,主动要求负责一个任务较重的区域。他每天背起几十斤重的喷雾器,逐段逐片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刚开始时每天要消毒3遍,而第3遍消毒应在晚9时许进行,一天下来相当于要走几十里路程,当腰酸腿疼地回到住处时往往已是半夜时分。

  为更有效地做好防疫工作,作为救灾防病应急分队仅有的两位消毒专家之一,冯立民按照分队领导的布置,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科学的消毒方案,将每天3次消毒改为2次,把所有区域消毒改为有针对性消毒,进行科学防疫。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行消毒工作
  冯立民和全体队员一样,每人都兼顾多项工作职能。他们每天都要把分管的灾民安置点和公共场所巡查两遍,一方面指导督促各项防病措施的落实,一方面调查了解传染病和各种疾病发病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他还和林玲所长一起对当地基层防疫人员及志愿者进行强化培训,从最基础的配制消毒液教起,通过耐心细致的传帮带,有效增强了卫生防疫队伍的防控能力,使其成为做好灾区防疫工作特别是现场消毒的主力军。并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为志愿者领来防护服、口罩、手套等物品搞好个人防护。

  冯立民平时不善言谈,但在灾区,他每天绝大多数时间都要深入到灾民安置点和灾民集中区,深入浅出地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群众搞好饮食饮水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嗓子干了,嗓音哑了,还是不停地讲……

  努力了就有回报。冯立民和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当地灾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不少干部和群众都说,在这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我们没有发生任何传染病流行和其他疫情,这是黑龙江省救灾防病应急分队全体同志和所有卫生防疫人员最大的成绩、最大的功劳!

    病倒一线 不忘灾情

  灾区条件十分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头几天,冯立民等3位男同志是和2位女同志挤住在一个帐篷,只能侧身而卧。吃的是方便面,喝的是矿泉水,白天风吹日晒,晚上蚊叮虫咬,披星戴月,四处奔波,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没有好好睡过一夜觉。

  救灾防病应急分队来到灾区8天了。过度的紧张忙碌,让大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疲惫。实际上,后几天冯立民有时即感觉到头脑发沉、脚下发软,他知道自己的血压升高了,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悄悄地调整了用药,然后照常工作。

  28日吃过早饭,他像往常一样,马不停蹄地巡查着所分管的区域。10时许,他明显感到头晕,随之发生了呕吐,但仍坚持巡查完所有灾民安置点才回到住处。看到他脸色不好,分队领导和其他同志十分警觉,迅速把他送到当地的救治中心。经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

  冯立民被火速护送到成都华西医院进行救治。

  冯立民病倒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消息牵动着各级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心。正在灾区指挥救灾工作的国家卫生部疾控局肖东楼副局长专程到医院看望冯立民;省卫生厅李斌厅长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好冯立民……

  入院后,躺在病床上的冯立民症状尚未缓解,仍念念不忘所负责区域的防疫消毒工作,详细向分队领导讲述应抓好的几个问题,多次要求尽快返回抗震救灾一线,令在场的同志为之动容。

  经过华西医院专家的全力救治,目前冯立民的病情已基本稳定。

  从参加工作以来,冯立民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急难险重任务从来冲在前头,人们都称赞他为老黄牛。当祖国和人民又一次需要的时候,他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充分体现了疾控战士顾全大局的思想境界和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冯立民事迹的感召下,截至目前,黑龙江省防疫队第一、第二分队共出动630人次,重点部位、灾民安置点消杀面积达185.4万平方米;已用消危药品达55.33吨;进行健康教育,受教育人数达18800人次;震后心理咨询与疏导人数637人……

  有一种使命叫“责任”,有一种情感叫做“大爱”。

  冯立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誉写着这份大爱!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