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3日讯 1日,哈尔滨市民办和民办公助中小学开始招生工作,记者采访中获悉,哈尔滨市家长给孩子择校的热情不减。一所初中民办公助校计划招收300余人,报名的学生数达到2000人。另一所民办公助学校计划招收500余人,首日报名的学生数竟达到5000余人。据悉,明年哈尔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公助校将全部取消,在择校被彻底叫停前,家长争着给孩子择校。
凌晨3时排队报名
1日是择校报名的首日,一位准备给孙子择校的老人对记者说,就想让孩子上一所有名的好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凌晨3点,他就和老伴拿着小板凳到学校门口排队准备给孩子报名。另一位准备给孩子择校的家长对记者说,怕有人报名不排队搅乱秩序,家长自己制作了排队的号码,现场发放排队号码,避免出现插队的现象。
1日,记者在哈尔滨市部分民办校和民办公助校门口看到,准备给孩子择校的家长都在学校门口排起了蛇形长队,家长们纷纷表示,一定得给孩子报上名。
愿意每年掏6000元
每年要花6000元的择校费,还得起大早去排队报名,择校对于家长来说是件劳民伤财的事儿,为什么家长明知道多花钱还疯狂给孩子择校?家长李先生说,现在省重点高中的录取比例是5∶1,热点初中收学生比例远远高出初中生升入省重点的比例,最热的学校甚至达到了百里挑一。而现在的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低龄化,上名小学、名初中,再考入重点高中,最后考入名牌大学,将来才有一个好工作。
家长郭女士算了一下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费用:小学每年4000元,到小学毕业时花了2万元,初中4年每年6000元,四年需要2.4万元,高中如果没考上统招,每年再花7000元,3年2.1万,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仅学费一项就得花去6.1万元,这还不算午餐费、交通费、购买练习册等费用。
一位工薪阶层的家长说,现在孩子的择校费、吃午餐、买教辅、校外补课,花掉了家里一多半的钱,但为了孩子有一个好前程,家长咬牙花钱也心甘情愿。
“校中校”明年全取消
无论准备花钱给孩子择校的家长是否愿意,哈尔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校中校”从家长的视线里消失已经是大势所趋。自2007年起哈尔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46所校中校中的17所被取消,随后以每年1/3的速度递减,今年哈尔滨市第156中学等学校的校中校已经开始停止招择校生。明年,哈尔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公助校将彻底消失。这些取消的民办公助校或者回归公办校,或者转制成民办校。中小学生要择校找民办,小学生入学采取按片区就近入学,哈尔滨市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办让人民满意的均衡教育。
取消择校让家长心里没底儿
“不让花钱择校了,心里反而没底儿了。”一位家长说,民办公助校取消了,热门的民办校可能会更加火,想报名更难了。而名校都是就近入学,家没住在校区就上不了好学校。
孩子才3周岁的家长王女士说,如果不让择校了,现在就得在名校的校区买房子。孩子正在民办公助校就读的李先生对取消择校也担心,初一停止招生就少了一个学年,随后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教师身份改变以后的收入如果减少,教学质量能否缩水?
据悉,今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将对城区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进行调整,使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学校形成适度办学规模,使目前办学规模较大而校舍资源紧张学校的办学困难得到一定缓解。部分热点小学已经对生源较少的薄弱小学进行领办,让热门初中学校的副校长到普通初中任职,以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