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集中心思求发展,围绕重点求突破。5月15日起,东北网记者围绕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我省交通建设步伐等内容深入农村、厂矿、口岸等地进行深入采访。从6月1日起,本网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
东北网6月5日讯 题:为植者谋利 为食者造福——五常成立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
记者 顾硕
![]() |
有机水稻种植区 |
民乐乡拥有耕地面积48,010亩,其中水田47,245亩,依托拉林河、牤牛河等大水系以及肥沃的土质,独特的栽培技术,多年的科技投入,使这里的绿色水稻产业已成规模,被确定为省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
增加水稻种植户的收入 实现共同致富
近几年来,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民乐朝鲜族乡加大投入力度。虽然农业生产连年取得了大丰收,但全乡农民纯收入始终停留在4,800--5,000元之间。
经反复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增产但纯收入不增加的原因是农民缺乏组织化生产、组织化经营的程度,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下。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疑是最佳途径。就这样,五常市丰粟有机水稻合作社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领头军”。
“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是顺应现代农业需要的产物。”丰粟有机水稻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说。
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可以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形成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有效地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所谓兴办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
严把生产关合作社 实行五个统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种植结婚已不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生产力,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就成为当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有机水稻的种植,丰粟有机水稻合作社严格按照有机农业规则标准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生产生资种子、统一收购加工及销售。
2007年,合作社社员的有机水稻以每市斤1.42元被收购;同时,按合同规定在第二年春季合作社将拔出20%利润按入社社员交售水稻的数量比例进行分红。“农民看到了实惠,自然也就干劲实足。”
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近年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对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2007年起,五常市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推出优惠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五常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
多年来,五常市始终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指示精神,坚持服务到位不越位的原则,努力营造发展氛围,通过政策引导、部门帮扶形成合力。
共谋发展 同创农业的新天地
自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创建以来,始终坚持把农户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合作社为社员制定了诸多的有利措施。
2007年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合作社优先筹措资金,先期为农户偿还了150万元的农业贷款。2008年签订了15,000亩的有机水稻种植合同,已经辐射到民乐乡和安家镇。预计明年,有机水稻和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并在土质好、水源优的乡镇建立分社,进而辐射五常市的所有水稻种植区域。
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发展,让我们看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平台,也必将对五常市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
合作社成员在种植区察看秧苗 |
来到“水稻王国之乡”,看到丰粟有机水稻合作社的简约办公室,难以想象,这样一家小小的合作社,却把农民们带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丰粟有机水稻合作社是我省第一家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组织。经过3年多的努力,已由2007年的104户,土地6,500亩,发展到2008年的308户,15,000亩,2007年农民纯增收170万元。实践证明,丰粟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是当前乃至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不可缺入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组织广大社员进行有机水稻种植,为社员提供生产、营销、技术等方面的服务,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增加社员的经济收入”是合作社的宗旨,“为植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是合作社不变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