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9日讯 超载上路,制造瘾患;公路造坑,设置“陷阱”;疯狂行驶,吞噬生命……盘点冰城超载大货之“祸”,笔笔历历在目,起起祸患惨重。
祸患至此,“超载”却为何如此难治?记者追踪超载大货的始发源头,亲历三道关卡的变味“检查”,发现祸患的另一些因素———是各个形同虚设的“治超”检查站,是对超载大货屡屡放行的一些执法者和管理者。
在前日报道中提到的路政不管超载,交警轻松放行,电子秤成摆设———在某些“治超”关卡执法者眼中,超载大货是“唐僧肉”,是“摇钱树”———表面严格执法,内心想法却是超载大货多多益善。因为超载车多了,他们的私利就多了。查处的呼声渐紧,交易的手段也在“升级”———有零捅的,有“包月”的,有关系的,没关系的,都在遵循着危险的“潜规则”。
超载大货顺利“闯关”,屡禁不绝的背后,是部分管理者与执法者的无视国家禁令,敛取不义钱财、漠视百姓生命,玷污执法公正,甚至是渎职、犯罪。斩断“治超”背后的黑手,惩治超载之祸的“帮凶”,还百姓与城市以安全,有关部门该重拳出击了!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