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走在科技最前沿——记工程大学理学院院长苑立波
2008-07-11 12:02: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从7月5日起,本网将陆续推出在哈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进事迹。他们刻苦钻研或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或推动了学科建设,或在产学研上取得了突破。他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黑龙江省各方面人才的精神面貌。希望各类人才从中汲取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东北网7月11日讯   题:走在科学技术最前沿——记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院长苑立波

      记者 顾硕

苑立波院长在实验室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总喜欢把周围幻画得五彩斑斓,在头脑和精神上刻下未来美好印象,以克服现实中的困难或负面影响,最终鼓起斗志实现自己的理想!”令人惊讶的是这句蕴含哲理又颇具文学色彩的话,竟出自于一位长期从事高科技物理技术研究的教授口中。他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院长苑立波。

  初识苑立波,就感受到在他身上透着科学工作者的自信与严谨,交谈时略带着传统知识分子的腼腆。

   走在科学技术最前沿

  1984年,苑立波从黑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便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系任教。自1987年,陆续开展了光纤传输理论、光纤器件以及光纤传感技术的有关研究。光纤传感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物理技术。苑立波始终使自己的研究走在科学技术的最前沿。

  1993年,苑立波带领科技人员开始“光电复合针灸仪”的研制。普通针灸仪是通过金属针头刺激穴位,使其产生应激作用,达到治疗病病的作用。光导纤维针灸仪则通过光导纤维导入光,通过不同的频段的光波能量,直接导入腧穴深处,使其对不同疾病产生不同影响。仪器成功研制、开发出来了,这无疑帮助传统针灸找到了新发展之路。

  继“光电复合针灸仪”的研制之后,苑立波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十余项。


 

  坎坷和困苦终属于过去

实验室

  不愿过多沉湎于过去的坎坷和困苦,总是不断被前面目标所牵引,这是苑立波一贯的风格。

  1995年,苑立波赴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合作研究。别人带些电器、服饰,可苑立波带回整整8纸箱的书籍和资料。美国原版科学书很昂贵,一本需50美元,8个纸箱盛载的是苑立波在美国学习两年的全部积蓄。

  面对别人的迷惑,苑立波说:“国外设备、条件都好,但不属于我。我相信这种感觉每个出国的人都会有。所以,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先进技术、增强自己的能力上了。”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经济实力有差距,但更重要的还是头脑中的智慧。”在苑立波身上,散发着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志气。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近十年来,苑立波从未有过休息日,每天要平均多工作2、3个小时,时间是个常数,但对追求者来说是个变数,在不懈的求索中,它可以无限延伸……

  科技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科研人员是经济腾飞的资本和源泉,目前从省里到各大高等院校,已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

  从1998年开始,哈尔滨工程大学陆续为苑立波的研究组投入70万元资金,支持他们建实验室,改善实验条件和环境。苑立波课题组开发了“光纤传感实验仪”。实验室已经成为硕士生和本科生的研究基地,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几年的时间,苑立波教授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120余篇为第一作者。被SCI收录50篇, EI收录70篇,被引用167次(包括自引74次)。获得国家发明技术专利1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9项。于1996年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获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等。

  苑立波成功了,国内外的聘书和邀请函曾经纷至沓来,苑立波却不为之所动。“物质生活不是我的追求,我要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为家乡多做些贡献”却一直是苑立波对事业不变的信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