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1日讯 10日,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投诉举报中心发布了2008年度上半年投诉举报情况分析,共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117件,比上年同期增加36件,同期上升44.44%。其中,食品质量问题居投诉举报榜榜首位置。
劣质食品流入早夜市
今年上半年,经举报的黑加工点和生产劣质产品行为案件72件,占总数的61.53%,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03%,7成以上黑加工点位于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其中黑加工点食品投诉最多,数量由去年同期的31件增加到了43件,列各类产品之首。在查获的19个食品黑加工点中,多藏身在城乡结合部或居民区中,完全不具备基本的加工条件,均属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类型集中在豆制品、膨炸食品和肉制品。个别加工点为了增加食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期限,“超期”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黑加工的食品大都流入早夜市、学校门前和仓买、食杂店等。
新产品暴露出新问题
上半年已受理的投诉举报案件中,产品分类与违法类型呈多样化趋势。除过去比较集中的食品、农资、建材产品外,化学品、机械设备、轻工产品、日常生活用品被投诉举报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一些产品无3C认证标志、标志标注不符合规定,以及售后服务被投诉的现象也从无到有,逐渐增加。其中,受理的建材、化工产品质量问题投诉举报案件的数量分别上升50%和200%,集中表现为无证生产、冒用他人商标、无标准生产。
市民举报查案百余起
通过宣传,社会公众对质量问题的关注度和认知度也在增加。半年当中,12365投诉举报中心接到数千个市民投诉、咨询电话,其中大量市民询问了解有关质量问题的法规知识和维权途径。据不完全统计,质监部门通过市民举报查获的违法经营生产案件达到百余起,市民协助执法部门肃清了一批流窜在城市、城镇的质量问题制造者。同时,通过市民及时反映的质量、消费问题,监管部门制定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规范整治办法,有效促使市场环境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