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8日讯 昨天,“议论风生哈尔滨”论坛邀请市交通局出租车管理处处长徐静波、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王士奇、市精神文明办副主任刘庆明做客直播间,针对网民和通过热线电话参与的市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网友:出租车这个群体由于其行业特点,哪些违章问题表现得较为集中?对道路交通造成哪些影响?
王士奇:受经济利益驱动,出租车驾驶员普遍存有“多拉快跑”的想法,直接造成这一群体交通违法行为表现得较突出,主要体现在随意停车上下客、争道抢行、超速行驶、变道不打转向灯、闯红灯、遇交通拥堵时穿插超越行驶、逆向行驶、违反交通标志、在公交站台违法停车等。这些问题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一是交通事故高发,仅上半年,哈尔滨市涉及出租车的一般以上交通事故就占了事故总数的10.2%;二是交通违法行为突出,据电子交警抓拍统计,涉及出租车的违法行为数量占总数量的20.1%;三是严重扰乱交通秩序。其引发的交通事故和拥堵严重干扰了正常交通秩序。
网友:被称为城市流动窗口的出租车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它存在的问题对哈尔滨市的服务环境有何影响?
刘庆明:一是影响哈尔滨的整体形象,很多外地客人是通过出租车这个窗口来了解哈尔滨的;二是影响哈尔滨的环境形象,对投资环境也会造成影响;三是影响哈尔滨人的整体形象。个别出租车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给哈尔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网友:针对我们系列报道揭露的问题,管理部门都采取了哪些办法加以解决,取得了哪些效果?
徐静波:针对拒载、挑客、车容车貌问题,市交通局正在从4个方面治理:一是通过行业考核调动出租车公司的管理积极性;二是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紧盯死守、严管严罚;三是发动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开展好培训,提高驾驶员素质。
王士奇:对哈站前、远大购物中心门前等重点区域增设定岗,延长执勤时间,将进一步增设电子监控设备,录拍出租车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实施24小时监控。
网友:每一辆出租车都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根据哈尔滨的城市特点和风土人情,出租车应该向外地客人展示怎样的形象?
刘庆明:一是安全有序的形象。不仅要有良好的运营秩序,还应主动维护好社会安全秩序;二是干净整洁的形象。车容车貌内外整洁,爱护公共卫生、搞好个人卫生;三是文明好客的形象。说文明用语、讲规范用语,不讲脏话、粗话,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在中国人面前代表好哈尔滨人的形象,在外国人面前代表好中国人的形象。
网友:目前国内其他城市对出租车是如何管理的?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徐静波:北京、上海、杭州、青岛、济南等城市管理得都比较好。如北京以迎奥运为契机加大对驾驶员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服务行为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上海对出租车驾驶员实行每天招回制度。杭州每年都要举办的士节,并为驾驶员设立多处综合服务区。济南、青岛将违章严重的驾驶员坚决清除出行业队伍。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网友:任何的行业管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管理部门对出租车行业有哪些长期规划?
徐静波:为保证出租车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我们正在着手制定《哈尔滨市出租汽车发展规划》,从市场准入、退出标准到企业资质、服务质量标准、数量规模以及各交通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予以规划设计,力求保证出租车行业在规范、稳定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相信经过行业管理部门的努力,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哈尔滨市的出租车将以文明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形象真正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