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香港特別行政区来黑龙江省考察团焦点人物访谈
2008-07-21 09:24:5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蒋国华 樊金钢 杜怀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1日讯 题:香港特別行政区来我省考察团焦点人物访谈

  曾荫权:欢迎内地学子赴港深造

  20日上午,正在我省访问的香港特別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参观完哈工大航天科技馆后,“见缝插针”地看望了两名港籍在哈工大就读的学生,并与龙港两地互派的8名留学生亲切交谈,深情鼓励两地学子要有远大志向与理想,为加强龙港合作、实现两地共同繁荣多做贡献。曾荫权还承诺将出台新政策,不断扩大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规模,鼓励内地学生赴港创业发展。

  11时许,曾荫权兴致勃勃地走进哈工大一间小会议室,与学生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刘嶅和顾丝丝是来自香港的两位学子,现就读于哈工大机电学院。曾荫权仔细询问他们在哈的学习情况,适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习惯。两名香港学生高兴地说,在这里的学习生活非常快乐,一来到哈工大就被浓厚的学习氛围所吸引。黑龙江人很热情,经常无私地帮助我们,校园就是个和睦的大家庭。及炜煜、张景瑜等6名学生曾就读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他们认为,香港这几所知名大学开放程度更高,更加国际化,很好地诠释了包容与服务的理念,治学也很严谨。

  青年是港龙两地的未来。香港和黑龙江都在加快发展,希望香港和内地学子加强交流、互动,增进了解,共同促进两地繁荣。曾荫权深情地说。

  郑海泉:早日把私募基金引入龙江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

  他是汇丰银行创立140多年来,首位担任此职务的华人,也是在汇丰集团内职位最高的华人。

  “黑龙江是一块宝地,我一直希望来”,虽然是第一次来黑龙江,见多识广的郑海泉依然显得很兴奋。作为此次香港考察团中的“重量级”企业家,郑海泉成了香港与内地媒体最关注的人物。

  黑龙江资源丰富,是农业大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很好。正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参与国企改制重组机遇难得。没想到的是黑龙江有这么强的科技实力,参观哈工大让我们大开眼界。郑海泉说,这次我们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情况,多交朋友。

  目前,我省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旅游等服务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着力改善民生,正在谋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希望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进来。对此,郑海泉说,这次我们负责私募基金的同事也来了,就是到黑龙江寻找好的合作项目,进行直接投资。另外,在哈尔滨设立银行分支机构已经有日程表了,希望能早日实现。“我想,我们会很快再来黑龙江的。”郑海泉说。

  霍震寰:香港将包装龙企上市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

  “香港在金融服务行业发展得好,香港方面可以帮助包装一些黑龙江大型企业上市。黑龙江在农业方面有成功经验,黑龙江是资源大省,在重工业方面基础好。”霍震寰如此概括龙港两地的经济互补性。

  “这次特首率领100多工商界人士的考察团来黑龙江,目的就在于了解这里的发展情况,相信通过考察会带给双方合作的机遇。”他说。

  “香港中华总商会有6000多会员。考察结束后,我们将把在黑龙江的所见所闻带回香港,为港方企业提供合作的信息,相信将有实质性的进展。”他表示。

  “黑龙江靠近俄罗斯,而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其市场需求也很大,黑龙江和俄罗斯方面交往密切,和俄方的客户关系良好,龙港双方可以合作开发利用俄罗斯的市场和资源,这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将来,香港各行业将来黑龙江开展更多的考察访问。”霍震寰说。

  周亦卿:参与黑龙江建路宏图

  香港其士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

  周亦卿的公司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通讯、环保等业务。“我是第二次来黑龙江,这次考察我打算先和黑龙江的企业认识一下,我对在黑龙江投资有信心。”周亦卿说。

  “黑龙江和南方比,就象重机电,有分量。龙港两地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合作空间广阔。目前,黑龙江正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力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经济功能区和沿边开放带建设,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非常需要与香港合作。在这里,我们肯定能寻找到商机。”周亦卿说。未来三年,我省将完成投资900亿元用于公路建设。这引起了周亦卿的兴趣。“我们将寻找机会,实现两地共同开发。”他说。

  黄玉球:生物农业革命到龙江

  汎港集团执行董事,中国·哈尔滨细胞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我们希望在黑龙江扩大业务面积,来一场生物农业的革命性实践。”来龙江的黄玉球女士如是说。2006年,汎港集团投资成立了哈尔滨细胞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美国细胞酶公司高科技生物工程系列农作物营养素系列产品在中国地区的总代理。“黑龙江的气候特点是无霜期相对短,而我们的产品恰恰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使农作物大幅增产,品质大幅提升,农民收入由此增加。而且,这个产品不遗留化学危害,符合环境保护的大方向。”黄玉球向记者说明来我省投资的理由。

  “2007年,哈尔滨细胞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五常市的支持下,五常农户在3.15万亩农田免费使用产品。结果显示,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平均增产率达15%以上,提早成熟3~7天。我们就此在黑龙江展开了一场生物农业的革命。今年,我们开始正式销售产品,在五常的15万亩耕地应用。今年,我们还在绥化等十个市、县开展示范。2000亩示范点农田上的作物目前长势良好。”黄玉球豪情满怀地说:“我们将按照科学规范的推广模式,在黑龙江其它地区继续建立生产基地,以满足来自农业市场的巨大需求。我们的口号是如果农民正确使用产品,就能保证增产。”

  施子清:龙江四优势引起关注

  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贸易咨询委员会委员,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施子清老人传达了香港工商界对黑龙江的绿色食品、国企改制、边贸、文化产业的关注。

  “黑龙江出产的绿色农产品及由此加工而成的健康食品,对香港市场吸引力很大,很多香港企业现在正在考虑如何让黑龙江的绿色产品与香港市场实现互动。比如我自己的公司,就发现黑龙江大米很好吃,完全有在香港市场进一步推广的空间。”施子清说。

  “黑龙江工业基础好,有人才,有技术,只是起步相对晚。现在,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地区都在发展,东北也不甘落后,黑龙江对国企的重视也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的机遇。”施子清说。

  “香港工商界在内地投资的经验已很丰富,这次考察中,一些企业将目光聚焦在对俄边贸上。在对俄边贸上,黑龙江的企业可以和香港企业合作搞进出口贸易。黑龙江有地缘优势,香港方面有业务上的经验,还有一批固定的客户。双方合作理所应当。”施子清说。

  前一段在香港举办的2008龙港文化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也引起香港业界的关注。“这个文化产业洽谈会就很好,黑龙江发展文化产业有自己的优势,正在打造边疆文化大省。而香港的企业有人才优势和管理经验,在创意文化产业方面,双方正好可以合作。”施子清说。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