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8月3日讯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他的家庭,不同的家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特征集合起来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时代特色。我们这个社会的人生百态也通过搬家工的眼睛呈现出来。
雇主满意
给的小费越来越多
从楼房到别墅,从市中心到市郊
有着10年从业经历的搬家工刘洪彦认为,哈市人搬家经历了几个时期,这几个时期反应了居住要求的提高,也反映了城市的变化。
第一阶段是从平房到楼房时期,或者说是宿舍筒子楼到楼房的时期。这时,哈尔滨人的居住条件刚刚有所改观,人们刚从公共厨房、平房,或者是筒子楼里面解脱出来,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单元房,认为今生就算是到头了,以后不搬家了。可是,没过几年,两屋一厨就满足不了需要了,甚至三个屋也不见得好了。于是,高层就成为了首选,进入了楼房到电梯(高层)的阶段。可是,高层居住的人员集中,相对占有的空间小,不如市郊开阔。于是,又进入了第三个时期——搬向市郊的别墅。
刘洪彦说:“这几年,哈尔滨人的搬迁路线,大致都是从道里、道外、南岗的闹市区搬到开发区,再由开发区搬迁到市郊或者是相对安静的别墅、复式楼。”据他介绍,道外区原来就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现在大家讲究居住质量,所以从道外往南岗、道里或者是其他区的不少,可是从南岗、道里搬入到道外的比较少。而南岗开发区的住户搬家的话,一般都是选择松北或者是利民开发区等地,他们多数是购置第二套住房,用于出租或者是投资升值。”
搬家去外地的也不少
真正有钱的,多数是把家搬到了外地。
据刘洪彦介绍,以前向外地搬家的并不多,局限于官员的升迁,搬入地就是北京。但是,近些年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人们怀着经商、投资、养老等等不同的目的,把家搬到了外地。
“这些人中经商的多,因为他们有这个经济实力。我们最远的一单活曾经搬到了海南的三亚,这一趟下来就要四千多元钱。去年我们还接过去深圳的活儿,这样的搬家往往东西还不太多,能在当地买的雇主就都在当地购置了。”刘洪彦说。
还有一些老人把家搬到了南方,这样的老人多数有子女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搬到南方就为了养老。据他介绍,哈尔滨人向外地搬家去得最多的城市还是北京,此外威海和大连也不少。
老外对搬家质量要求高
这几年,随着哈尔滨经济发展,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哈求学、经商的外国人多起来,给他们搬家还真有些不同。
据滕戎介绍,外国人一般都居住在学府路附近,因为不少是留学生。搬入的地点就不一样了,有开发区的也有闹市区的,总之离老外的工作地点或者是从事商务的地点比较近。
据介绍,外国人搬家一般东西都很少,他们可能还是遵循国外的生活习惯,搬家的时候,旧的家具甚至是家电就直接扔掉了。给他们搬家以行李、衣服、资料、电脑等这些常用的物件居多。
“他们对搬家作业的质量要求特别高。”滕戎说,尤以韩国客户要求最高。据介绍,韩国客户搬家一般都要求工人把家具擦干净,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严实,再装箱打包,比普通的中式搬家多出好几道工序。
小费上百元,雇主变得宽容和气
来自望奎县的王明亮已经在哈市当搬家工6年了。他告诉记者,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雇主对于搬运工态度的变化。
据他介绍,从前,搬家时不注意,家具上碰掉了一点漆,雇主也会不依不饶的。现在,这方面雇主表现得就比较大度。前几天,在一户雇主家搬钢琴时,几个同事没注意,钢琴在门上蹭掉了一块漆,王明亮见状,心里一凉,“这一趟白干了。”可没想到,雇主看了一眼,见不影响钢琴的使用,也没有提什么要求。临走时,不但搬家费全额支付,看他们干得辛苦,还给他们加了一百元小费。
据介绍,这两年,在搬家行业非常流行给小费。记者曾对几家搬家公司做过调查,结果是,10单活儿至少有8个雇主要给小费。王明亮说,不但是殷实的家庭,就是普通的家庭看到他们干得很辛苦也会主动加钱,一些人家如果家具比较值钱会跟搬家工事先谈好价钱,搬完后会给一百元以上的大额小费。
生意赔了,从别墅搬到小平房
据刘洪彦介绍,这些年他通过搬家看到许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各色人生百态可真是太多了。“普通人更多地看到的是搬家好的一面,比如房子越来越大,周围环境越来越好。可是,还有房子越搬越小的呢。我见过许多有钱人从别墅搬到不起眼儿的小平房里。再多的家产,也用不了几年就挥霍光了。”
最典型的是哈市某高档社区,这里的房子动辄几百万元,搬进来的时候,雇主都是大老板,穿得流光水滑的。可转眼间,就搬到动力等地方的小平房躲起来了,多数是做生意赔了。
官场上的沉浮在搬家上体现得也很明显。“比如我们几年前搬过一个人家,住在某社区,从房子上看就不同凡响。搬家的时候来了许多人,前呼后拥,有招呼装车的,有在楼上楼下看堆的,有主动给买水的,还有许多想帮忙靠不到前面去的。总之,根本就不用雇主操心,别人都给安排好了。可是,几年后还是这家,又找到我们搬,这次雇主已经退休了,想要搬到一个较为安静的小区去居住,就没有上回那么热闹了。只有老两口和一个孩子,家具搬到车上,和邻居连招呼都不打,关上车门就走了。”
百姓搬家,老邻居齐上阵
“我们也经常给低保户或者是一些棚户区的雇主搬家。”刘洪彦说。别看住平房,可是雇主还都不太愿意搬,因为在这样的地方消费水平是比较低的,相对来说活得更轻松。
“这样的居民家里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锅碗瓢盆,最基本的家用电器,剩下的没什么有用的东西,但雇主都不舍得扔,搬到楼房上都堆在阳台里面。”刘洪彦说。
“但是,也有让人羡慕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的感情特别深。”刘洪彦说。在这样的地方搬家,基本上是大家一起忙活,包括雇主家人、邻居在内的,只要见到的大家齐上阵,搬家工只是搬技术要求最高的大件,其他的日用品基本上都被邻居抢着搬上车了。“走的时候,一大帮邻居还跟在车后面送别,这边搬家的主雇也是一边挥手一边抹眼泪。”
离婚搬家少不了争吵
“我们还给不少离婚的搬过家,不管从前关系多好,离婚后都是剑拔弩张,像仇人似的。”据刘洪彦介绍,离婚搬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都搬走,房子卖掉,一种是一方搬走,房子留给另一方。“我们来之前,人家早就把东西分好了,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泾渭分明。离婚的双方都尽量回避,尤其女方一般让亲戚来代搬,即使这样,也有一些小物件事先没分好的,结果免不了一场争吵。”刘洪彦说。
“还有两方一起搬的,各雇佣了一家搬家公司,那就热闹了,男女双方各自指挥一帮人,就像打仗一样,‘你搬那个,别动,那个包是我的’,结果是越指挥越乱,最后还是免不了一场‘混战’。”
60家公司一年“搬”回4000万
“搬家行业这些年的发展,就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都乐搬家公司经理汪瑾说。
据介绍,哈市最早的搬家公司出现在1992年,“是北京利康公司的一个分公司,当时他们在博物馆转盘那儿立了一块40平方米的大广告牌,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当年,搬家公司出现后非常火爆,许多公司在一两年就收回了全部成本。1993年,利康退出了哈尔滨市场,这时哈尔滨本地的十几家搬家企业已经成长起来。
“那时叫公司,其实有的连车都没有,搬家时没有专业力工,谁赶上谁就上。”汪瑾说。后来,一家公司平均能有一两台车。据哈市搬家协会统计,哈市目前至少有60家搬家公司,从业人员2000人,每年实现产值4000万元以上。
搬家工王明亮说:“搬家行业的存在,说明社会有这方面的需求。我相信,只要我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搬家行业就会一直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