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与各代表团“零距离”—龙江引导员揭秘开幕式趣闻
2008-08-11 07:39:1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1日讯 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晚8时,“鸟巢”1号门外的运动员候场区里星光闪耀,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选手在这里等待入场,其中不乏姚明、科比、陶菲克等超级明星的身影。为了保障安全,候场区两侧排起了安保“人墙”,观众、记者全部“非请勿进”。而作为即将带领运动员们入场的奥运引导员,8名龙江女孩得以进入这个“神秘区域”,通过与运动员们的“零距离”接触,领略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运动员们的迥异风格和相同的奥运热情。

  与龙江女孩合影要排队

  “我们本来以为候场区里的气氛肯定很严肃,想不到大家不但很放松,而且还特别的热情!”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刘硕说。作为第十位出场的马来西亚队引导员,刘硕甜美的微笑打动了该队的每一名运动员,为了能与眼前这位美丽文雅的“中国小姐”合影,马来西亚运动员们甚至排起了队。一名会讲几句汉语的运动员还特意邀请刘硕与他合拍了一张“工作照”———不看镜头,表现出现场亲切交流的状态。那名运动员告诉刘硕,这张照片将作为该队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历史资料,得到长久的珍藏。

  龙江引导员成最靓风景

  当晚的运动员候场区里,青春自信、身着红色盛装的奥运引导员成为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首次与她们见面,各队运动员无不为她们的青春魅力而倾倒、赞叹,“你们真美!”也成了引导员们当晚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各队的运动员对我们都很友好,有些会向我们挥手或礼貌致意,有些则举着DV机对着我们,还有些干脆从队列里跑出来,直接和我们握手、合影。”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常菁楠说。她还为记者讲述了一件当晚的趣事:入场前,一名非洲运动员从很远处跑到引导员们面前,通过手势表示希望能亲吻其中的一名女孩。虽然女孩最后因害羞婉拒了他的请求,那名运动员仍高兴地与大家合影留念,并用不知哪里学来的汉语说了一句“谢谢”,赢得了女孩们的欢笑与掌声。

  给各队入场当“高参”

  “那天晚上,我们除了引导各队入场,还有另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参谋入场动作!”来自哈尔滨第九中学的马晓倩笑着对记者说。据马晓倩讲,当晚许多代表团都是在候场区里临时敲定入场后的致意动作,而第九位出场的马达加斯加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当时很有意思,运动员们开始商量着挥手,后来又改成挥舞帽子等等,现场就研究了好几种方案。”想到运动员们当时的表现,马晓倩忍俊不禁。由于语言不通,引导员们便用掌声为不同的动作“评分”,给各队的入场动作当起了“高参”,运动员们则同样以掌声对她们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张昭

【专题】龙江人与奥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