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5日讯 1991年出生的张石鑫,本属于快乐、潇洒的一代,可特殊的家庭却让他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他在苦难中学会坚强,学会照顾不懂事的爸爸,帮助妈妈撑起家。这个被邻里称颂的大男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哈尔滨十大孝星候选人之一。
忙碌的大男孩
清晨4时去上报纸,分报纸;7时赶回家,给爸爸清理大便,洗尿布,然后做一家人的早饭,喂爸爸吃饭;再赶回报摊,帮助妈妈卖报纸,直到把报纸卖完。
昨早,记者眼前的张石鑫一头汗水。
张石鑫高高的,有些瘦,眼圈是黑的。当得知自己成为哈市十大孝星候选人的时候,张石鑫半晌无话,眼里却噙满了泪水。
他告诉记者:“其实我还小,将来能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才算是真正孝顺。”
说起自己的家庭,张石鑫告诉记者,自己一出生妈妈便是小儿麻痹,走路很困难;后来,原本有些弱智的爸爸突发脑梗,就不怎么认人了。从那以后,他便开始照顾爸爸,帮助妈妈卖报纸。
我爱我的爸爸
张石鑫跟爸爸的感情最深,张石鑫的爸爸是弱智,可是张石鑫却认为爸爸最棒,因为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报摊上的报纸总是最早卖完。
后来,在张石鑫上初中的时候,爸爸病倒了,大小便失禁。张石鑫坚持每天给爸爸洗尿布、清理大便、洗脸、擦身子。
2006年的一天,爸爸独自在家抽烟时将棉被点燃,大火几乎把家里东西全烧毁了。
从此以后,张石鑫几乎承担起全部照顾爸爸的重担。为了能让爸爸恢复意识,张石鑫还自学了一套按摩技术,并坚持每天给爸爸按摩。
家里的顶梁柱
记者来到位于道外十四道街的报摊时,张石鑫妈妈张淑丽正在这里整理剩下的几份报纸。
张淑丽告诉记者,爱人重病后,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是儿子一个人骑着小三轮车去上报纸,然后站在大风里卖报纸。
张妈妈告诉记者,如今报摊在母子二人的努力下,日渐红火。
张石鑫虽然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可学习成绩没有落下,还是个班干部。可张石鑫却放弃考重点中学的机会,选择上职业高中。
张石鑫告诉记者,上职高,学一门专业技术,可以尽早工作。自己挣钱了,不但可以给爸爸多买些好药吃,还可以帮妈妈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