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婚检率持续下滑 梅毒新生儿一年十多个
2008-08-28 11:05:42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侯文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8日讯 自2003年10月起,哈市婚前检查由强制变为自愿,婚检率也由此持续下滑了五年。过去的五年也恰好形成了一个周期,首先享受“自愿”的新人们,如今或陆续开始孕育后代,或刚刚初为父母。就在此时医疗部门发现,以前极罕见的“梅毒儿”和“乙肝儿”开始增多。专家指出,这些“梅毒儿”和“乙肝儿”的出现与不进行婚检有直接关系。缺陷儿出生所带来的痛苦,不进行婚检所暴露出的隐患,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婚检到底该何去何从。

  每一个生命的孕育和降生,对于父母来说都是一件无比幸福和喜悦的事。可当孩子出生后被告知染上了梅毒或者乙肝,这对家庭来说犹如晴天霹雳。2003年10月起,哈市强制婚检改为自愿婚检后至今已将近五年,当时首先享受“自愿”的新人们大多已经为人父母。在他们当中,一些人已经品尝到了绕开婚检后结出的苦涩果实。

  生出“梅毒儿”毁了一个家

  灵灵2006年出生在哈市某县一个幸福美满的农家,父母恩爱。然而,灵灵出生后精神头一直不好,皮肤上还出现红色的疹子,而且整日吃不好、睡不好、烦躁、哭闹。灵灵出生后的第13天,父母带灵灵进行新生儿筛查时被县妇幼保健所的医生告知,灵灵很可能是染上了先天性梅毒。随后,夫妇二人带着灵灵来到哈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确诊。结果很快出来了,印证了县妇幼保健所医生的判断——确实是先天性梅毒。灵灵的妈妈说,自己婚前与男友有过亲密接触,也许就是那时染上了病毒。今年6月,不满两岁的灵灵因为多种合并症发作治疗无效离开了人世,灵灵的父母也平静地选择了离婚,一个原本可以美满幸福的家庭就这样破碎了。

  隐瞒病情无奈选择引产

  今年28岁的赵女士怀孕已经四个多月了,前两天才进行了第一次孕检,检查后医生告诉她,她是一名“大三阳”患者。而且如果不加以干预,乙肝病毒会直接传染给胎儿,那么孩子出生后就会患有“先天性乙肝”。听到这个结果,赵女士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全没了,听到医生“终止妊娠”的建议后,她的眼泪掉了下来。赵女士说,以前自己知道患有乙肝,但害怕丈夫和婆婆家反对,结婚前就没有进行婚检,没想到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在做引产手术那天,赵女士一直在流泪,她的丈夫始终没有出现过。赵女士说,婆婆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都不肯原谅她。

  “梅毒儿”增多与不婚检直接相关

  哈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婚检的王丽芬医生说,自婚检改为自愿以来,前来婚检的人数大幅度减少,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梅毒儿”或“乙肝儿”的出现。“这些‘带毒’孕育或出生的孩子在实施强制婚检时真的是很罕见,有时几年也遇不到一例,可这几年几乎每年都能遇到,‘梅毒儿’我们去年一年就遇到了十几个,‘乙肝儿’就更多了。”王医生担心地说,这些“梅毒儿”和“乙肝儿”的出现,与不进行婚检有着直接的关系。

  记者从哈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2004年1月至9月,他们在哈市部分地区对怀孕的妇女进行产前检查时,发现妊娠合并肝病474人,妊娠合并尖锐湿疣9人,妊娠合并结核3人,妊娠合并梅毒或隐性梅毒81人。这些怀孕的妇女多数是没有进行婚前检查,在不健康的情况下怀了孕。

责任编辑:孙岚